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臺南水故事1 開場白─臺南水資源發展史概述

(撰文:陳秋伶)


  筆者將自身從2015年以來所做關於埤塘、水圳、 溪流與常民生活用水的田野調查資料,以及從耆老訪談所收集到的口述歷史,加以整理並文字化,逐篇放置於「臺南水故事」的部落格中,為臺灣的常民生活歷史留下一部份紀錄。希望讀者在閱讀文章時,彷彿是聽著老人家在講故事,我們得以從中拼湊出近百年到半世紀前的常民用水歷史樣貌。回首過去,我們能夠知道更多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事情,更能理解長輩們過去為生活打拼的辛苦,並為他們的生命軌跡留下文字與影像紀錄。也希望藉此提醒世人要飲水思源,適時地對先民、長輩們表達應有的感謝。

 

  在閱讀故事前,有些先備知識是必須的,有助於讀者在接下來的每篇文章時進入情境。筆者盡量以簡短易懂的方式,先以兩篇文章幫助大家對於臺灣(以臺南為主)過去的水資源發展史以及埤塘的定義,有個概略的瞭解。臺灣的水資源史在文獻上多是描述農業灌溉用水與水利建設,本文也參考這樣的脈絡作介紹。常民的生活用水請見最後一段的簡述,日後也會另寫專文介紹。

 

  臺灣有紀錄的水資源歷史,可從荷蘭治臺時期說起。荷治時期的水資源開發,除了飲用的水井,還有農田灌溉用的井與陂(音同「埤」,意指池塘、湖泊,註1)。荷蘭人為了開發土地,引進大批漢人移墾,也引進了農業生產技術與水利設施。文獻記載當時有一種水利設施,叫作「荷蘭堰」,也稱「草埤」或「草土堰」(圖1),描述其架構是在水流和緩、地盤較弱而少卵石的河川,設置竹樁、簣子,再填以草土,用途應是截流引水。這樣的草土堰很簡陋,常遇大水就沖毀,等洪汛期過後再重新建置,不易持久。但時至今日,在二仁溪的茄萣與湖內,從兩位受訪者口中,得知大約在半世紀前,二仁溪畔的聚落還有用相同原理的草土堰取用溪水,這部份日後再述。


 

  在關廟曾有口「蓮花埤」,有人推測就是文獻紀錄上荷治時期的「荷蘭陂」,名稱因轉音而以「蓮花埤」(台語)口傳下來。在關廟做埤塘調查時也曾詢問過許厝湖的耆老,得知傳說中「蓮花埤」的位置,現地踏查發現該地確實地勢低窪,但已開闢成鳳梨田,無埤塘的樣貌。荷治時期的水井至今保留下來的還有數口,但在筆者進行田野調查的區域範圍內僅有一口在當地「傳說」是「荷蘭井」(在臺南市安南區土城),但缺乏史料無法確定。對這部份有興趣者,可參考曾國棟老師所寫的「府城古井誌」。

 

  荷蘭人治臺僅38年,沒有留下大型且具代表性的水利設施。西元1661年鄭成功領軍打敗荷蘭人後留在臺灣,帶來的軍眷於戰事結束後與一般百姓同樣為了生存需要糧食。不同於荷人發展農業是為了商業利益,明鄭時期則是著重於稻米的生產,遂重視開發較能蓄水的陂,水源仍為泉水、雨水,以截流引水或貯蓄雨水為多。當時以小型且較無法耐久的陋陂為主,主要是因當時的水利技術與材料仍很落伍,經不起颱風與豪雨的摧殘,留下來可供追蹤的陂並不多。就文獻上的紀錄,明鄭時期的陂,主要修築於現今的臺南與高雄兩地,在臺南主要分布在仁德、歸仁、關廟、新化一帶。2015年阿伶開始做埤塘調查時,特別選擇「關廟」為調查的樣區之一,為的就是探訪於明鄭時期所開闢,至今還存在的「大潭埤」(弼衣潭)與「草潭」,在後續的文章會介紹到。

 

  清朝收復臺灣後,政治情勢趨於穩定,移民日多,闢地開墾。在臺灣發展農業,需要水利設施的配合,於是此時期興築了更大規模及更多數量的陂、圳,在康熙與光緒年間有兩波高峰(圖2)。若條件不利興築陂圳之處,農田只能完全依賴雨水,產量不穩定,稱為「看天田」。不同於荷治時期的水利設施是由荷人資助興築,明鄭時期是由官方、屯墾士兵及有力士紳所闢建,清代則多由民間自辦,由墾戶業戶(資本家)投資或業佃合築,或庄民合築(聚落所有農戶共同集資),部份有官方出資助修,如康熙年間的諸羅知縣周鍾瑄,捐銀穀俸給,助民築陂開圳,倡修水利;鳳山知縣曹謹,官督民修曹公新、舊大圳。清代的民間開發從過去以嘉南平原為主,擴至全台,在中部、北部及宜蘭皆有大型水利設施的興築。在臺南較為人所知,修築於清代的埤塘有:官田番子田埤(今「葫蘆埤」)、六甲瓦窯埤、新化虎頭埤等。

 


2、日治時期以前嘉南平原水利設施種類數量表

資料來源:嘉南大圳史料調查及蒐集計畫期末報告書

 

  日治初期仍沿用清代舊制,但日人治臺朝向「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方向發展,又因日本對外戰爭與工業化發展,國內從農人口減少,稻米供應不足等因素,遂積極發展臺灣的農業。清代的水利建設主要靠民間的力量,所興築的埤、圳規模甚小,且技術不佳,容易毀壞,民間耕作普遍以看天田的型態為主,且旱作居多,農業發展因為缺乏穩定水源而受到限制。日人在臺欲積極發展農業,首重修築水利建設,以解決灌溉用水的問題。先是進行埤圳調查及土地清查,再將具有公共利害性質的私人埤圳「公共化」,納入公共埤圳,是臺灣「水權公共化」的開始。大型水利建設靠民間力量難以施行,遂由政府興建,於是有了幾項「官設埤圳」,如桃園大圳、后里圳、獅仔頭圳等。


  原本嘉南大圳暨烏山頭水庫水利系統也規劃由官方進行,但工程浩大,所需資金也相當龐大,好事多磨,遲遲無法定案。但嘉南平原於地形、氣候極具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獨缺灌溉用水的問題待解決,地方人士與農民亦陳情支持興建,最後由民間出資,加上政府補助與督導,才完成嘉南大圳系統的興建。在嘉南大圳系統完成後,過去供水給農田灌溉用的埤塘,數個面積較大的被保留併入大圳系統中。規模較小的多數埤塘在文獻上並未提到後續,但從田野調查中得知,許多小型埤塘被「廢埤」,大多被填平已不復見,有些目前還存在的,已變成了養殖魚塭,有紀錄到的這類埤塘將於後續文章中介紹。

  

  簡單來說,就農業灌溉用水方面,在水庫與大圳系統普遍興建以前,仰賴的是分布在鄉野農田間猶如星光點點的埤塘,在臺南目前沒有納入嘉南大圳系統的區域,其農田灌溉仍依賴埤塘蓄水或截溪流引水,如關廟、歸仁、新化等區。

 

  就常民生活用水方面,在自來水管線系統廣設之前,民眾主要是到水井、溪流擔水回家使用,或利用水缸接存屋簷下來的雨水,臨海聚落則有公用的「食水堀」供村民擔水回家使用,日治時期開始有手壓泵浦(俗稱「水拹仔」,註2)及戰後初期有小區域的簡易式自來水系統,這些在日後的文章會做較詳細的介紹。

 

  我們先從埤塘說起,下一篇要跟大家介紹「什麼是埤塘」及「臺南有多少口埤塘」,然後我們就開始深入鄉野聽耆老們說故事。

 

─────────────────────────────────

1:到底是「陂」還是「埤」?早期文獻使用「陂」,有水池的意思,但近年來灌溉池塘的慣用字逐漸改成「埤」,這部份的說明可參考中研院的網站:https://gis.rchss.sinica.edu.tw/mapdap/archives/6730/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與理解,筆者接下來的文章以一般人習慣使用的「埤」字為主。

 

2:什麼是手壓泵浦(水拹仔)?請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rainbowarts.tw/posts/161682931167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