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0日 星期四

臺南水故事4 安南區─西瓜是救命水、竹筏變諾亞方舟:大水災催生自來水的供應(四草、土城)

 (撰文:陳秋伶)


  回顧上一篇,在泡茶桌上阿林哥提及民國58年農曆六月十五日曾發生大水災,他和弟弟妹妹躲進磚造水槽,被大水沖到一段距離外的防風林卡住,之後大人才趕來救援。大哥們要我來問清叔,因為當時清叔已經是大人了,發生的過程應該比較清楚。於是跟清叔問完用水歷史後,我接著問:「民國58年發生大水災,您還記得嗎?」 算一算清叔當時已經34歲了。清叔說:「有啊!那個是『海嘯』!」


  為了能有「想像的畫面」,我尋找老照片,剛好前陣子陳正旭醫師在台南鳥會群組分享了一張老照片,雖然無法確定是哪次水患的照片,身為安平在地人的陳醫師協助判斷,運河堤岸從1980年代開始改建,這張淹水的場景推測是1960-1970年代的安平運河旁,水位會如此高應是颱風前後遇到大潮,如果是平時大潮,還不致於淹過路面。年代與地區都接近此次要描述的水災場景,為了示意,暫時先放這張照片(圖1),閱讀者如有更貼切的照片或此照片有版權問題,請跟我聯絡。阿林哥所提及的大水災,水位較照片中的來得高。



圖1、1960-1970年代的安平運河旁的淹水景象,照片引自網路。



   清叔說:「大水來的時候剛好天亮,我的棑仔(竹筏)放在『大岸』上,去巡的時候就感覺『今天的潮水怎麼這麼大?』,海水一直漲起來,都不知道接下來會這麼嚴重!你這樣看會覺得防風林很高,但那天的海水漲到防風林的頂部,你看水有多高!很恐怖!」


(註:大岸─以前沒有海堤,養魚是靠自己築土堤圍水成塭,當地人沿著海岸線築了一條很長的土堤以防海水入侵,稱作「大岸」。)

 

  「大岸被海水沖垮了,水進來,自己魚塭的魚都逃了出來,我們兄弟被叫去把魚牽起來(用網圍抓起來),揹去比較高的魚塭,東西弄一弄,才過一陣子,抬頭一看,哇!什麼都不見了!海浪很大!眼前的東西都不見了,就趕回去救人!」

 

  「看著村莊整片都是水!有人爬上屋頂,大家慢慢地爬上去,我們兩個兄弟就在那裡救人,後來水越來越高,越看越覺得危險!水的力量真的很大!要把溝裡的棑仔推過去給另一邊的人,讓他可以抓著,竟然都推不動!海水一直進來,怎麼推都推不動!推了很久,不知是不是海水的力道稍微變弱,才推成功。把人都救上來,用棑仔載到我家,那時我家這裡還沒進水哦!再第二次出去,回來就發現家整個也『沉落去』!我就游出去再撿一隻棑仔,我哥說『你撐著這隻棑仔出去就要顧好,不然你沒辦法回來!』還好我有游出去撿這隻棑仔回來給那些孩子們坐,那隻棑仔很大,可以讓大家都坐上去,不然這樣繼續淹下去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圖2)(註:這裡的人說台語,都用『沉落去』來形容淹水。)



 圖2、有些事情用話語難以表達,清叔忍不住拿起紙筆來說明,陳秋伶攝。



   「淹水時我第二次回來,看到衣櫥都浮起來了,就趕快把米拿出來,因為吃的最重要!從此以後我都把米在放桌子上,比較高的地方,還有衣服也是。那時還下雨!大家都淋濕了!我的孩子…我把他們都抓到屋頂,怕被水沖走!」


  「那時候真的怕危險啦!怕厝也會被水沖走!大眾廟、學校(鎮海國小)也都『沉落去』,現在在走的那條大路,被水沖刷掏空了好幾個大洞,洞都很深,人沒辦法過去。那時我們要過去魚塭,都只能用『游』的過去。」

 

  「我有種一塊西瓜田,已經快要收成了,整區都被淹沒!全部的西瓜都浮在水面上!一個個在水面上漂浮,看了好心疼!水差不多一個多小時才退。損失很慘重!園仔種的東西沒了,塭仔沖垮了,還得請人挖土做岸,要用很多工!那次水災後大家的經濟狀況都陷入困境,好幾年後才恢復正常。」

  

  於是我很好奇,以前的人是挖土井取水,那整片土地被海水淹過後,「淡水」從哪裡來?淹水後大家要怎麼喝水?於是清叔回答:

 

  「之後就變成『衛生差』,大家都生病!水退去後,家前面這條大路上面就搭了一個便橋,可以走過去另一邊,但大部份(物資)還是得從外面送進來,人都沒辦法出去。沒水可以洗澡,有些人就得皮膚病,都是鹹水啊!也沒有柴可燒,沒有米可以吃,沒辦法生火…什麼都沒有!東西都靠外面送進來,應該是政府做的,一般人沒有辦法。」


  清叔餘悸猶存地說著記憶中當時的場景。不好意思讓年事已大的清叔一次說太久的話,訪談就到此結束。


------------------------------------------------------------------- 

  2020~2021年我接受朋友的委託進行臺南海埔地開墾的口述歷史紀錄,訪問了四草的陳大圍先生與土城的吳望女士,因地緣關係,訪談過程也順帶詢問他們兩位是否記得民國58年的那場大水災。


  陳大圍(圖3),1937年生,安南區四草出生長大,一直留在家鄉從事魚塭養殖工作。陳大圍回憶說:「那次水災我們還住在舊家,小孩都爬上去屋頂!那時我大概2、30歲,我在後面有種一片西瓜田,可以採收了,已經在蓋章了,水淹進來,西瓜都浮起來!」


 圖3、家住四草也經歷過民國58年大水災的陳大圍先生,陳秋伶攝。



  「淹了就淹了!不然能怎麼辦?那時有十幾甲地,有塭仔、有園仔,都淹水!魚都跑掉,西瓜都浮在水面上。後來西瓜有人要吃,我都讓他們自己去拔!沒關係!大家有活著就好!」


  我想起清叔與泡茶桌大哥們所說,水災後週遭都沒有淡水,也沒有食物可吃。這些已經可以採收的西瓜和逃出魚塭的魚,倒是成了在地村民救命的水份與食物來源! 


  吳望(圖4),1948年左右出生,安南區土城出生長大,一直在家鄉務農與做工,是位十分堅強的女性。說起民國58年的那場大水災,她的印象十分深刻。安南區土城位處海邊又是曾文溪出海口,早期水患頻繁,但那次真的很嚴重。當時吳望20歲左右,剛結婚生子。她說:「我們有一格小小的塭仔,當時我老公說要去放『擋門仔』(魚塭的水閘門),要把門拿起來,放水到魚塭裡面。我剛好去把竹棑拖過來,用繩子綁好,往西看過去,天氣很不好,海水就沖進來了!海浪就在「松柏仔」(tshîng-peh-á,防風林)後面打上來,越過「松柏仔」,一落下把最南邊魚塭旁的電線桿吞沒!我就趕快跟我老公說:『千萬不要下去,性命會不保!』可是我老公很鐵齒,還是繼續做!我就把工具搶過來,夫妻兩人趕快爬上竹棑,不然兩個人的命都沒了!」



圖4、家住土城也曾經歷過民國58年大水災的吳望女士,陳秋伶攝。



  「那時老公才剛被我拉上竹棑而已,浪就打進來了!如果人被浪打去,就會被沖到鄭仔寮的方向去!就是現在的鄭成功紀念公園,那次的大浪剛好就打到那裡。那些平時沒辦法處在一起的東西,什麼…雨傘節、飯匙倩(眼鏡蛇)、老鼠...都跑出來,跟我們一起坐上那一隻棑仔!真的沒在說謊!一大堆動物,看到我們那隻竹棑就趕快上來,因為放眼望去就只有我們那隻棑仔而已啊!雨傘節平時很兇!這下都不兇了!牠也要命啊!我們很努力抓著竹棑,被浪沖到接近村莊時,竹棑還是翻覆了!但已經接近陸地,我們也有點會游泳,竹棑翻過去,就再拉回來。」


  「我婆婆跟媽媽都哭得要死!她們一直等,等不到我們回來,以為我們的命被天公伯收去了。後來看到我們撐竹棑回來,才鬆了一口氣,不然大家都一直哭!她們說:『海浪沖進來,大家都趕快逃回來,就沒看到你們夫妻回來!』我們就是去撿到棑仔才能回得來!真的神明有保祐,撿回一命!他們到處在找我們,看我們有沒有回來,水都還很深!」


  「連老鼠都要命,載回來到家…都一整堆…多有趣啊!整庄的人都圍過來看!雨傘節看到人就要咬!飯匙倩看到人就要咬!坐了整個棑仔上都是!有夠多人圍過來看!」


  「那時我們已經有買房子在庄裡,已經搬到庄裡了,我們的魚塭在比較靠海的地方,就都不管了!我們村裡有一個人,就因為帳簿沒有拿,他跑回去拿,命就沒了!被浪淹沒!那邊都是魚塭,浪打過來時都不見陸地,不會游泳就沒辦法活了!我們這邊的人一直喊他,叫他逃,性命會沒去!老人家看那個浪看得出來,浪穿過『松柏仔』,淹沒電線桿,如果再來一個浪,一定連人都會被沖走!」


  關心起災後的情形,吳望繼續說:「整個土地都被鹹水淹過,沒東西可吃。海水打進來後久久都沒退下去!後來很可憐,東西都流走了,都沒東西可以吃,就去吃『松柏仔』(防風林)!就跑去海邊的『松柏仔』拔一些綠色的葉子回來煠(sa̍h,水煮)!這樣吃!只要是綠色的,就拔回來吃!只要沒被毒死,就拔回來煠!也沒有淡水,就用海水,舀海水回來煮。只要綠的就吃,像羊一樣…真的很可憐!後來我爸就說:『女兒不要嫁在同一庄,那庄嫁一些,這庄嫁一些。不然像發生這種事,實在越想越怕!』像這樣一個大潮水來,整庄都沒有東西可吃!但是天公也會惜我們的命!突然下起一陣雨,我們趕快把岸圍起來,就可以種一點東西(土地被雨水洗去鹽份),可以活下去。」


  吳望女士的經歷對於身為晚輩的我們來說,真像是災難恐怖片才有的情節!而在汪洋中乘載著人與許多野生動物的小竹筏,彷彿諾亞方舟在真實的世界中出現!長輩們劫後求生的韌性實在讓我們很佩服!吳望阿嬤還說起年少時她曾就地取材並自學,把林投的莖(圖5)剖成條狀,經曬乾、敲打搓揉後,編織成背心充當衣服穿,夏天穿起來涼爽又不花錢!讓我們聽得嘖嘖稱奇!她說因為家裡很貧窮,買不起衣服,但女生又一定要穿衣服遮蔽身體,所以就得靠自己想辦法。 



圖5、林投是臺灣很常見的濱海植物,其枝幹纖維堅韌,吳望女士小時候曾取材手編成植物背心,穿在家人與自己身上,陳秋伶攝。


-------------------------------------------------------------------

  補充完陳大圍先生與吳望女士 兩位長輩對於大水災的記憶,場景再拉回到阿林哥的泡茶桌。大水災的過程知道了,再請教在場的大哥大姐們:「水災過後,人們怎麼生活?」


  一位大姐說,大水退去後,沒東西可吃,沒水可喝,但是唯一的好處,就是有很多魚!那時小孩子都不懂事,有魚抓還很開心!出去隨便抓就有魚!沒有淡水,就直接用海水煮魚來吃,為了生存,還是得吃!(圖6)



圖6、水災過後大人憂愁日子怎麼過,小孩卻開心玩水抓魚兩樣情的景象。照片引用自徐宗懋圖文館,攝影者是薛培德牧師,於1960年在鄉下所拍颱風天後的淹水情景,但不知是哪一次的水災。感謝徐宗懋先生同意本文使用照片。



  綽號「小黑」,1962年生的王明山大哥則說,以前四草算是偏遠地區,是安南區尾,在四草大橋未開通之前,陸路交通得用走的或騎腳踏車,經過鹽田、本淵寮、海尾再到市區。要去安平是搭竹筏擺渡過去,後來是人在竹筏上拉著繩子過去,或是走南寮鹽田做的竹橋到安平,直到民國86年四草大橋完工才便利很多。所以四草很晚才現代化,公共設施很缺乏,建設也很晚,電是大約民國56~57年才有,公車只到鹿耳門,大多設施都只到鹿耳門,主要是因為臺鹼設廠在那裡的緣故。所以水災過後,對外的聯絡幾乎都中斷,去市區的道路都是泥濘不堪,別說人了,連牛車都沒辦法走,只能靠軍隊開戰車送物資進來,他推測應該是美軍開戰車進來的,有送麵包和衣服;可食用的水則是去臺鹼安順廠載水,那時有載水卡車送水來讓村民提水用,水災發生兩天後才來的。

 

  三井哥說,海水淹過土地,於是土地變鹹,海邊變得沒有淡水可取,於是只能依賴從鹿耳門的會社(臺鹼安順廠)載水回來使用,那時會社有兩個一格一格的大水池(圖7),有嘉南大圳送淡水來挹注,附近的村民可花錢僱請牛車用大桶子載水回來放到家中儲水槽,一桶大概20元,沒錢的人就自己去那擔水。去會社載水回來在水災之前就有了,那時就是取土井的水或去鹿耳門載水,但水災過後就只剩載水這個方式才能有淡水可以使用,很不方便。為了避免以後再發生這種災害,政府沿著海岸建造石頭水泥壁的海堤(圖8、9)。(註:當時牛車有兩種水桶,一種是載水,一種是載肥;載水有分大小桶,價錢不同。)

 

 
圖7、當時提供鄰近村莊救命水的臺鹼安順廠淡水池,陳秋伶攝。

 

  

圖8、水災後隔年政府才沿著海岸興築這條石頭水泥海堤,但後來於更靠外海的地方蓋了更新、 更堅固的水泥海堤,陳秋伶攝。

 

 


 圖9、舊(紅線)、新(黃線)海堤的相對位置圖,底圖取自Google地圖。

 

 

  水災過後村民用水很不方便,於是大約民國59~60年時,由里長拜託議員爭取牽自來水管到四草,先牽到「店仔」,流到大水池,然後將水抽到架高的大水塔裡,再利用水往低處流的原理,用小水管從水塔分接到家家戶戶的門口,一戶一管,各戶再到自家門口用水桶接水用,算是簡易式的自來水(圖10)。之後就再進步到牽自來水系統,家裡面到處都可以裝水龍頭,打開就有水,就是現在的樣子。

(註:店仔─當時聚落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以前叫「崙仔角」,現在四草里活動中心前)

 

 


圖10、聚落型簡易式自來水,是在使用井水到現今方便的自來水系統之間過渡期的給水系統,此為2015年於南區二空新村所紀錄影像,此水塔也已消失,陳秋伶攝。

 


   最後,老一輩的人說是「海嘯」,中年一輩的人說是「颱風」….到底是什麼?訪談後回家查資料,還好阿林哥與三井哥都記得農曆的日期,原來是民國58年7月28日(農曆6月16日)有個強烈颱風「衛歐拉」(圖11),經巴士海峽往西北西進入中國大陸。當時衛歐拉颱風經過巴士海峽時是其極盛時期,氣壓驟降,風力強勁,雖然高雄、臺南雨量少,卻引發長浪導致嘉義、臺南、高雄及屏東發生少見嚴重的「海水倒灌」。28日5時起漲潮,到7時最嚴重海水漲積2公尺多,嘉義布袋鎮大多地區淹水1.5公尺以上。(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11、引發長浪導致嘉義、臺南、高雄及屏東發生少見嚴重的「海水倒灌」的衛歐拉颱風,圖片引自中央氣象局網站。



  總之,在過去的臨海地帶,沙子會流動,土崙會改變,人、房子也會移動,井也是得到處挖才有水,一旦遇到嚴重的海水倒灌就完全沒有淡水可用,一整個都是處於環境改變而得隨機應變的刻苦生活形態。相較於現在,才過幾十年我們的生活便享有許多的便利,長輩們所說的艱苦生活,年輕的一輩實在是難以想像!

2023年8月8日 星期二

臺南水故事3 安南區─土井、水堀與常民用水:從阿林哥的泡茶桌開始(四草)

 (撰文:陳秋伶)


 「水」是人賴以生存的必要資源。在接到「埤塘人文調查」的工作任務時,團隊領導人莊孟憲老師希望我在跑埤塘田野調查時也能順帶記錄一下有自來水之前的常民用水方式。第一個想的問題就是:「該從哪裡開始呢?」

 

  曾經在安南區四草工作過八年多,田野調查就從熟悉的地方開始。以前剛到四草工作時,就曾聽當地人說起「四草」地名的由來:早期先民冬季時從大陸到此捕魚,為了找一塊乾淨地方搭草寮休息,此處遍布的不是林投樹就是紅樹林,只有草(音tshó,指「草海桐」)的周圍最清幽,於是先民們就把草寮搭在草海桐的背風處,當人們問起「你住在哪裡?」,他們就會回答「住在『草(tshó)』裡!」,久而久之先民們在這個到處長草海桐的地方定居下來,此地就稱為「四草(sì- tshó)」(「四處都是草海桐」之意)。

  

  想到四草有著先民到台開墾的歷史軌跡,心裡浮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海邊這樣缺乏淡水的地方,在沒有自來水以前,人們的飲用水從哪裡來?來海邊捕魚的先民當時要怎麼喝水?」仔細回想,好像在四草看到的都是魚塭,而魚塭的水是有鹹度的,沒看過像一般農村有的古井或淡水埤塘。於是我就到「阿林哥的泡茶桌」請教當天來泡茶的漁民大哥們這個問題(圖1)。

 

圖1、阿林哥的泡茶桌,最左為吳三井、中間(白色上衣)為陳月林,右邊為李進丁,2015年2月,陳秋伶攝。


 

  吳三井,1952年生(圖2)。他說,以前的食用水是到防風林下挖「土井仔(thôo- tsénn-á),然後舀水、擔水回家,存放在家屋旁的水槽或大甕缸(大水缸)。那水是「好水」,純淡水,口感涼涼的,還會甘甜。土井仔的水量少,很多人在挖。

 

  水是積在大的沙崙裡面,以前的沙崙很大,又很長,海灘很大,離海很遠,挖下去出來的水是「淡水」,然後土井仔出水一陣子後,差不多兩個禮拜,旁邊的鹹水就會慢慢入侵,直到出來的水變鹹,這個土井仔就廢棄不用,另找地方重挖,一直重覆這樣的模式。

 

圖2、記性相當好的三井哥,是主要的受訪者之一,陳秋伶攝。

 


  李進丁,1960年生,住家離防風林較近。他說,以前家旁邊的園仔(旱作的田)要澆水,直接就在園仔挖「土井」,剛挖時出來的水會比較淡,用越久水會變鹹,就放棄不用,換地方重新挖,用一陣子水變鹹了再換地方挖。

 

  陳月林(阿林哥),1958年生,住家離防風林有一段距離。他說,還沒有自來水以前,要吃的淡水是接雨水到門口一個用磚頭做成的四方形獨立式儲水槽蓄存,雨水用完就去防風林旁的古井擔水回家,小時候和弟弟一起做這工作。這口古井是一個出水量較持久的土井仔,在地人就用磚頭蓋成固定式的水井,俗稱「古井」。擔回來的水很珍貴,主要用在食用,至於洗澡與洗衣,就在家旁邊的園仔挖一個水池,半鹹淡(不可食),直接跳下去洗澡,那時候不是每天都會洗澡,園仔澆水也用那池子的水。

 

  說到儲水槽,阿林哥想起一件事,民國58年曾發生大水災,他記得是農曆六月十五,風很大,突然海水倒灌,水淹進房子內,那時是早上,小孩子們正準備要去上學,大人都出門去工作了,周邊沒有竹筏可用,所有小孩子們(阿林哥與弟弟妹妹、表弟表妹等等)趕快將儲水槽的水舀出,然後躲進去,竟然磚頭做的水槽載著這麼多人還能浮起來,可見水有多大!最後水槽漂浮到防風林才卡住,大人們回家後再用竹竿趕來救援。他說如果當時沒有及時躲進水槽,真不知會發生什麼意外!那次水災海水漲得很高,不過很幸運並沒有人死亡。那時資訊、媒體不發達,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只看見大片的海水淹進來,其餘什麼都不知道,很久以後才知道原因。到底當時發生了什麼事?下篇說明。

 

  想瞭解與紀錄一下大哥們所提到的「土井仔」、「大甕缸」及「儲水槽」,跟好友李崑生詢問,沒想到1963年出生的他,小時候還有看過土井仔!崑生說印象中大眾廟後面的雜木林中的土井仔好像還在,於是帶我前去尋找。

 

  來到大眾廟後方的雜木林,崑生說這裡曾是四草最高的地方,也是傳說中先民來四草最早落腳的地方,在他小時候(大約1970年代以前)大眾廟前的廣場都還是一片水域,只有砲臺那附近的地勢比較高,當時四草人還依賴竹筏作為交通工具。我們一起鑽進廟後的雜木林,經過許多墳墓,走著走著,崑生說:「到了!就是這個!我小時候還有看到有人來這舀水回去,這就是『土井仔』。」(圖3、4)

 

圖3、大眾廟後方雜木林中有一個淺淺的小水池,竟然就是「土井仔」,站在旁邊的就是帶路人李崑生,陳秋伶攝。

 

圖4、近看「土井仔」的全貌,一般人會以為是積水的小水窪,陳秋伶攝。

 


  我看得瞠目結舌,墳墓邊的一個淺淺的小水池,的確是符合泡茶桌前漁民大哥們的描述,但…「這水能喝嗎?」我問崑生。他回說:「當你沒水可用時,還是得用啊!當然不是直接吃,還是會煮過。」真難相信過去的人是這樣生活的,連要喝的水都要經過「挖、舀、擔、存、濾、煮」的過程,好辛苦!

 

  接著崑生帶我去一間蓋在四草內海旁的平房,是他朋友的住家,跟我說明以前他們這裡的人是怎麼把雨水和從外面擔回來的水儲存起來。早期四草的家家戶戶都有大甕缸(圖5),後來房子蓋得比較好時,就用磚頭與水泥蓋一個儲水槽(圖6、7),通常就蓋在廚房的旁邊,牆壁與水槽間留有一個洞(圖8),讓水槽的水可以自動流入,人不用出去,在屋內就可以舀水起來使用。

 

圖6、左為過去家戶都會有的儲水大甕缸,通常置於屋簷下方便接雨水,陳秋伶攝。

 


圖7、戰後才建的房子常可見到屋旁有水泥磚造的儲水槽,容量比甕缸更大,陳秋伶攝。

 


圖7、儲水槽會用木板或鐵皮蓋起,避免雜物掉落或人員跌入發生意外,陳秋伶攝。



圖8、設在屋外的儲水槽有一通水口,在屋內即可取水,陳秋伶攝。


  

  泡茶桌的大哥們建議我去找年紀更大的清叔(吳清),也許能問出更早以前的事,於是幾天後我再到四草拜訪清叔,請教他關於過去生活用水的情形以及民國58年的大水災是怎麼一回事。 


  吳清,1936年生,是吳三井的叔叔,我們都稱他「清叔」(圖9)。他說,以前整個四草遍布著大大小小的沙崙(沙丘),沙子是由溪流帶到海邊來的。冬季吹北風時,沙子遇到樹或植物就會逐漸聚集成小山丘(圖10),但也會消失,地貌隨時在變化,大一點的沙崙可高達一丈,約一層樓高。

 


 圖9、當地人尊稱「清叔」的吳清,2015年2月,陳秋伶攝。

 

  

圖10、以前四草可見大大小小的沙崙,年輕人會到此玩耍留影,後來因環境因素的改變及人為開發而消失,李進丁提供。

  


  人們會先挑沙崙上方高處蓋房子,且先佔先贏,高處佔滿了就往低處蓋,越晚蓋的房子就往沙崙的下方延伸。以前的房子旁都有園仔,才能種菜生活,所以每戶之間都有隔一些距離。蓋在沙崙下方的小聚落,就叫「崙仔腳」,清叔家就是在崙仔腳,房子旁邊有一個大沙崙,差不多有一層樓高;把草屋蓋在沙崙上方的小聚落,就叫「崙仔頂」,但沙子會滑,所以會在房屋周圍種竹子(竹模仔,tik-bôo-a,指「竹叢」)定沙,避免下滑。那時的房子都是一樓高的古早厝(草仔茨、竹籠茨),幾個壯丁扛起來就可以搬家了(圖11)。

 


圖11、以前海邊的房子多為具有機動性的竹籠茨,為的是因應多變化的沙崙地形或走避水患。此為2021年於安南區溪南寮興安宮所舉辦的「扛茨走溪流」活動,重現過去扛竹籠茨搬家的場景。過去一般海邊人家的竹籠茨並不會如此大,通常5~6個壯丁就可以扛起遷移,陳秋伶攝。


  

  後來沙子變少了,沙崙就逐漸消失,一方面是被海浪帶走,而日本時代(日治時期)種防風林(muâ-hông-a,木麻黃林)後也有影響。風吹沙因樹的阻礙而往上抬,沙子越過樹林後,因為沒風了,就會往下掉,甚至因氣流的關係,沙子會倒捲入樹林,積在樹林裡,就進不到聚落裡了。也因為人口逐漸增加,房子越蓋越多,土地被整平,海邊到處是沙崙的景象就逐漸消失了。

 

  說起過去的生活用水,在清叔小時候四草才幾十戶人家而已,在有自來水以前,要找淡水,就在地上挖一個洞等「出泉」,就是「土井仔」。出來的水先嚐嚐,如果是淡水,大家就可以一起使用。但不能挖太深,必須在空曠的地,離海水有一段距離,不一定要有樹木或植物或是土崙,多是找園仔地挖。土井仔的大小通常大約一丈(3公尺)寬、五~六尺(150~180公分)深,挖太深的話週邊的鹹水就會進來,離海較遠的土井仔可以撐比較久。

 

  如果土井仔出來的水是混濁的,不能直接喝,得先擔回家放在水缸或磚造水池(圖12)中,等雜質沉澱後,水變清澈再燒開來喝。土井仔的出水量不多,出水的速度也很慢,取水後要再等一段時間才有水可以舀。那時大家為了取水都在排隊,有時要等上一整夜。

  

 

圖12、目前在四草的老厝還可以看到過去用來儲水的水池仔(或稱水槽),陳秋伶攝。

 


   清叔家後面曾有一個用了比較久的食水堀(圖13),大眾廟那裡也有,但都早已消失。「食水堀」(tsia̍h-tsuí- khut)亦可寫為「吃水堀」,是過去臨海聚落儲存飲用水的水池,水源主要為雨水,用地通常為地方士紳大方出借或捐地給廟方而來,大多為公用,村民可免費到此挑水回家使用。「食水堀」的資料可參考翁育民老師所寫的碩士論文,後續的文章也會再提到。

   

圖13、清叔家後面曾有一個食水堀,位於現今大眾六街的柏油路上,已消失,陳秋伶攝。


  

  清叔說「食水堀」和一般的「水堀仔」都是蓄水池,但用途不一樣。「食水堀」的水是用來食用,不能養魚或其它東西,水質要盡量保持乾淨,而從「水堀」擔回來的水是用在洗滌、澆菜等飲用之外的用途,不一定是淡水,有點鹹度沒關係(圖14)。

  

 

圖14、在四草大橋北側東方的防風林旁有一個水堀,旁邊就是鹽水溪口,但水堀裡是淡水,當地人用來澆菜,也是陸蟹幼蟹從海上岸後的暫歇處,曾在此水池周邊發現過紫地蟹、毛足圓盤蟹等的幼蟹,陳秋伶攝。


  

  以前四草大眾廟旁有個大沙崙,稜脊(南北向,那時是最高的地方)就在現在的停車場旁(圖15),以前是園仔,地主挖了一條溝作為園仔與大眾廟廟地之間的界址,結果水溝流出來的水是「淡水」。此處被發現後,大家就在溝旁再挖一個缺口作為取水口(因為水溝裡有雜質,有魚,不直接取水),挖缺口是為了讓水的雜質沉澱,人們再取用上方較清澈的水,這一個缺口就成了「食水堀」,用得很久,四草和(南寮)鹽田的人都會到此擔水回去用。後來鎮海國小旁也弄了兩個食水堀,採用一樣的原理取水,不過都已被填平消失了。清叔所形容的這種取水方式,後來在關廟新光里的溪邊拍到類似原理的取水口(圖16)。

  

 

圖15、四草大眾廟西邊的沙丘脊稜上曾有一個食水堀,是地主為了與廟地做界線而挖的水溝,民眾便在水溝旁另挖一個缺口,讓雜質沉澱後取較清澈的水,陳秋伶攝。

  

 

圖16、在水流旁挖一個缺口,讓雜質沉澱,再取上方清澈的水使用,在關廟新光里的許縣溪上游見到類似原理的取水法,陳秋伶攝。

 

 

  總之,那時大家都會到處去挖土井,到處找淡水。取水很不方便,於是住在四草北邊較靠近鹿耳門的居民,部份會到臺鹼的水池去擔水或花錢請人用牛車載水過來,比較省事,那時臺鹼的淡水池有嘉南大圳的水挹注。

 

  接著我就提起阿林哥曾說到民國58年四草發生過大水災,清叔是否有印象?他說:「有哦!那次水災是海嘯哦!」

 

  到底民國58年發生了什麼事?大水災為何被提起?跟四草人的生活用水有什麼關係?下篇待續。


  ※特以此文紀念與感謝四草的漁民大哥:吳三井、李進丁和李崑生。


------------------------------------------------------------------------

參考資料:

1.  翁育民,〈臺南市安南區食水堀之形成與變遷〉,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