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 星期二

臺南水故事3 安南區─土井、水堀與常民用水:從阿林哥的泡茶桌開始(四草)

 (撰文:陳秋伶)


 「水」是人賴以生存的必要資源。在接到「埤塘人文調查」的工作任務時,團隊領導人莊孟憲老師希望我在跑埤塘田野調查時也能順帶記錄一下有自來水之前的常民用水方式。第一個想的問題就是:「該從哪裡開始呢?」

 

  曾經在安南區四草工作過八年多,田野調查就從熟悉的地方開始。以前剛到四草工作時,就曾聽當地人說起「四草」地名的由來:早期先民冬季時從大陸到此捕魚,為了找一塊乾淨地方搭草寮休息,此處遍布的不是林投樹就是紅樹林,只有草(音tshó,指「草海桐」)的周圍最清幽,於是先民們就把草寮搭在草海桐的背風處,當人們問起「你住在哪裡?」,他們就會回答「住在『草(tshó)』裡!」,久而久之先民們在這個到處長草海桐的地方定居下來,此地就稱為「四草(sì- tshó)」(「四處都是草海桐」之意)。

  

  想到四草有著先民到台開墾的歷史軌跡,心裡浮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海邊這樣缺乏淡水的地方,在沒有自來水以前,人們的飲用水從哪裡來?來海邊捕魚的先民當時要怎麼喝水?」仔細回想,好像在四草看到的都是魚塭,而魚塭的水是有鹹度的,沒看過像一般農村有的古井或淡水埤塘。於是我就到「阿林哥的泡茶桌」請教當天來泡茶的漁民大哥們這個問題(圖1)。

 

圖1、阿林哥的泡茶桌,最左為吳三井、中間(白色上衣)為陳月林,右邊為李進丁,2015年2月,陳秋伶攝。


 

  吳三井,1952年生(圖2)。他說,以前的食用水是到防風林下挖「土井仔(thôo- tsénn-á),然後舀水、擔水回家,存放在家屋旁的水槽或大甕缸(大水缸)。那水是「好水」,純淡水,口感涼涼的,還會甘甜。土井仔的水量少,很多人在挖。

 

  水是積在大的沙崙裡面,以前的沙崙很大,又很長,海灘很大,離海很遠,挖下去出來的水是「淡水」,然後土井仔出水一陣子後,差不多兩個禮拜,旁邊的鹹水就會慢慢入侵,直到出來的水變鹹,這個土井仔就廢棄不用,另找地方重挖,一直重覆這樣的模式。

 

圖2、記性相當好的三井哥,是主要的受訪者之一,陳秋伶攝。

 


  李進丁,1960年生,住家離防風林較近。他說,以前家旁邊的園仔(旱作的田)要澆水,直接就在園仔挖「土井」,剛挖時出來的水會比較淡,用越久水會變鹹,就放棄不用,換地方重新挖,用一陣子水變鹹了再換地方挖。

 

  陳月林(阿林哥),1958年生,住家離防風林有一段距離。他說,還沒有自來水以前,要吃的淡水是接雨水到門口一個用磚頭做成的四方形獨立式儲水槽蓄存,雨水用完就去防風林旁的古井擔水回家,小時候和弟弟一起做這工作。這口古井是一個出水量較持久的土井仔,在地人就用磚頭蓋成固定式的水井,俗稱「古井」。擔回來的水很珍貴,主要用在食用,至於洗澡與洗衣,就在家旁邊的園仔挖一個水池,半鹹淡(不可食),直接跳下去洗澡,那時候不是每天都會洗澡,園仔澆水也用那池子的水。

 

  說到儲水槽,阿林哥想起一件事,民國58年曾發生大水災,他記得是農曆六月十五,風很大,突然海水倒灌,水淹進房子內,那時是早上,小孩子們正準備要去上學,大人都出門去工作了,周邊沒有竹筏可用,所有小孩子們(阿林哥與弟弟妹妹、表弟表妹等等)趕快將儲水槽的水舀出,然後躲進去,竟然磚頭做的水槽載著這麼多人還能浮起來,可見水有多大!最後水槽漂浮到防風林才卡住,大人們回家後再用竹竿趕來救援。他說如果當時沒有及時躲進水槽,真不知會發生什麼意外!那次水災海水漲得很高,不過很幸運並沒有人死亡。那時資訊、媒體不發達,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只看見大片的海水淹進來,其餘什麼都不知道,很久以後才知道原因。到底當時發生了什麼事?下篇說明。

 

  想瞭解與紀錄一下大哥們所提到的「土井仔」、「大甕缸」及「儲水槽」,跟好友李崑生詢問,沒想到1963年出生的他,小時候還有看過土井仔!崑生說印象中大眾廟後面的雜木林中的土井仔好像還在,於是帶我前去尋找。

 

  來到大眾廟後方的雜木林,崑生說這裡曾是四草最高的地方,也是傳說中先民來四草最早落腳的地方,在他小時候(大約1970年代以前)大眾廟前的廣場都還是一片水域,只有砲臺那附近的地勢比較高,當時四草人還依賴竹筏作為交通工具。我們一起鑽進廟後的雜木林,經過許多墳墓,走著走著,崑生說:「到了!就是這個!我小時候還有看到有人來這舀水回去,這就是『土井仔』。」(圖3、4)

 

圖3、大眾廟後方雜木林中有一個淺淺的小水池,竟然就是「土井仔」,站在旁邊的就是帶路人李崑生,陳秋伶攝。

 

圖4、近看「土井仔」的全貌,一般人會以為是積水的小水窪,陳秋伶攝。

 


  我看得瞠目結舌,墳墓邊的一個淺淺的小水池,的確是符合泡茶桌前漁民大哥們的描述,但…「這水能喝嗎?」我問崑生。他回說:「當你沒水可用時,還是得用啊!當然不是直接吃,還是會煮過。」真難相信過去的人是這樣生活的,連要喝的水都要經過「挖、舀、擔、存、濾、煮」的過程,好辛苦!

 

  接著崑生帶我去一間蓋在四草內海旁的平房,是他朋友的住家,跟我說明以前他們這裡的人是怎麼把雨水和從外面擔回來的水儲存起來。早期四草的家家戶戶都有大甕缸(圖5),後來房子蓋得比較好時,就用磚頭與水泥蓋一個儲水槽(圖6、7),通常就蓋在廚房的旁邊,牆壁與水槽間留有一個洞(圖8),讓水槽的水可以自動流入,人不用出去,在屋內就可以舀水起來使用。

 

圖6、左為過去家戶都會有的儲水大甕缸,通常置於屋簷下方便接雨水,陳秋伶攝。

 


圖7、戰後才建的房子常可見到屋旁有水泥磚造的儲水槽,容量比甕缸更大,陳秋伶攝。

 


圖7、儲水槽會用木板或鐵皮蓋起,避免雜物掉落或人員跌入發生意外,陳秋伶攝。



圖8、設在屋外的儲水槽有一通水口,在屋內即可取水,陳秋伶攝。


  

  泡茶桌的大哥們建議我去找年紀更大的清叔(吳清),也許能問出更早以前的事,於是幾天後我再到四草拜訪清叔,請教他關於過去生活用水的情形以及民國58年的大水災是怎麼一回事。 


  吳清,1936年生,是吳三井的叔叔,我們都稱他「清叔」(圖9)。他說,以前整個四草遍布著大大小小的沙崙(沙丘),沙子是由溪流帶到海邊來的。冬季吹北風時,沙子遇到樹或植物就會逐漸聚集成小山丘(圖10),但也會消失,地貌隨時在變化,大一點的沙崙可高達一丈,約一層樓高。

 


 圖9、當地人尊稱「清叔」的吳清,2015年2月,陳秋伶攝。

 

  

圖10、以前四草可見大大小小的沙崙,年輕人會到此玩耍留影,後來因環境因素的改變及人為開發而消失,李進丁提供。

  


  人們會先挑沙崙上方高處蓋房子,且先佔先贏,高處佔滿了就往低處蓋,越晚蓋的房子就往沙崙的下方延伸。以前的房子旁都有園仔,才能種菜生活,所以每戶之間都有隔一些距離。蓋在沙崙下方的小聚落,就叫「崙仔腳」,清叔家就是在崙仔腳,房子旁邊有一個大沙崙,差不多有一層樓高;把草屋蓋在沙崙上方的小聚落,就叫「崙仔頂」,但沙子會滑,所以會在房屋周圍種竹子(竹模仔,tik-bôo-a,指「竹叢」)定沙,避免下滑。那時的房子都是一樓高的古早厝(草仔茨、竹籠茨),幾個壯丁扛起來就可以搬家了(圖11)。

 


圖11、以前海邊的房子多為具有機動性的竹籠茨,為的是因應多變化的沙崙地形或走避水患。此為2021年於安南區溪南寮興安宮所舉辦的「扛茨走溪流」活動,重現過去扛竹籠茨搬家的場景。過去一般海邊人家的竹籠茨並不會如此大,通常5~6個壯丁就可以扛起遷移,陳秋伶攝。


  

  後來沙子變少了,沙崙就逐漸消失,一方面是被海浪帶走,而日本時代(日治時期)種防風林(muâ-hông-a,木麻黃林)後也有影響。風吹沙因樹的阻礙而往上抬,沙子越過樹林後,因為沒風了,就會往下掉,甚至因氣流的關係,沙子會倒捲入樹林,積在樹林裡,就進不到聚落裡了。也因為人口逐漸增加,房子越蓋越多,土地被整平,海邊到處是沙崙的景象就逐漸消失了。

 

  說起過去的生活用水,在清叔小時候四草才幾十戶人家而已,在有自來水以前,要找淡水,就在地上挖一個洞等「出泉」,就是「土井仔」。出來的水先嚐嚐,如果是淡水,大家就可以一起使用。但不能挖太深,必須在空曠的地,離海水有一段距離,不一定要有樹木或植物或是土崙,多是找園仔地挖。土井仔的大小通常大約一丈(3公尺)寬、五~六尺(150~180公分)深,挖太深的話週邊的鹹水就會進來,離海較遠的土井仔可以撐比較久。

 

  如果土井仔出來的水是混濁的,不能直接喝,得先擔回家放在水缸或磚造水池(圖12)中,等雜質沉澱後,水變清澈再燒開來喝。土井仔的出水量不多,出水的速度也很慢,取水後要再等一段時間才有水可以舀。那時大家為了取水都在排隊,有時要等上一整夜。

  

 

圖12、目前在四草的老厝還可以看到過去用來儲水的水池仔(或稱水槽),陳秋伶攝。

 


   清叔家後面曾有一個用了比較久的食水堀(圖13),大眾廟那裡也有,但都早已消失。「食水堀」(tsia̍h-tsuí- khut)亦可寫為「吃水堀」,是過去臨海聚落儲存飲用水的水池,水源主要為雨水,用地通常為地方士紳大方出借或捐地給廟方而來,大多為公用,村民可免費到此挑水回家使用。「食水堀」的資料可參考翁育民老師所寫的碩士論文,後續的文章也會再提到。

   

圖13、清叔家後面曾有一個食水堀,位於現今大眾六街的柏油路上,已消失,陳秋伶攝。


  

  清叔說「食水堀」和一般的「水堀仔」都是蓄水池,但用途不一樣。「食水堀」的水是用來食用,不能養魚或其它東西,水質要盡量保持乾淨,而從「水堀」擔回來的水是用在洗滌、澆菜等飲用之外的用途,不一定是淡水,有點鹹度沒關係(圖14)。

  

 

圖14、在四草大橋北側東方的防風林旁有一個水堀,旁邊就是鹽水溪口,但水堀裡是淡水,當地人用來澆菜,也是陸蟹幼蟹從海上岸後的暫歇處,曾在此水池周邊發現過紫地蟹、毛足圓盤蟹等的幼蟹,陳秋伶攝。


  

  以前四草大眾廟旁有個大沙崙,稜脊(南北向,那時是最高的地方)就在現在的停車場旁(圖15),以前是園仔,地主挖了一條溝作為園仔與大眾廟廟地之間的界址,結果水溝流出來的水是「淡水」。此處被發現後,大家就在溝旁再挖一個缺口作為取水口(因為水溝裡有雜質,有魚,不直接取水),挖缺口是為了讓水的雜質沉澱,人們再取用上方較清澈的水,這一個缺口就成了「食水堀」,用得很久,四草和(南寮)鹽田的人都會到此擔水回去用。後來鎮海國小旁也弄了兩個食水堀,採用一樣的原理取水,不過都已被填平消失了。清叔所形容的這種取水方式,後來在關廟新光里的溪邊拍到類似原理的取水口(圖16)。

  

 

圖15、四草大眾廟西邊的沙丘脊稜上曾有一個食水堀,是地主為了與廟地做界線而挖的水溝,民眾便在水溝旁另挖一個缺口,讓雜質沉澱後取較清澈的水,陳秋伶攝。

  

 

圖16、在水流旁挖一個缺口,讓雜質沉澱,再取上方清澈的水使用,在關廟新光里的許縣溪上游見到類似原理的取水法,陳秋伶攝。

 

 

  總之,那時大家都會到處去挖土井,到處找淡水。取水很不方便,於是住在四草北邊較靠近鹿耳門的居民,部份會到臺鹼的水池去擔水或花錢請人用牛車載水過來,比較省事,那時臺鹼的淡水池有嘉南大圳的水挹注。

 

  接著我就提起阿林哥曾說到民國58年四草發生過大水災,清叔是否有印象?他說:「有哦!那次水災是海嘯哦!」

 

  到底民國58年發生了什麼事?大水災為何被提起?跟四草人的生活用水有什麼關係?下篇待續。


  ※特以此文紀念與感謝四草的漁民大哥:吳三井、李進丁和李崑生。


------------------------------------------------------------------------

參考資料:

1.  翁育民,〈臺南市安南區食水堀之形成與變遷〉,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