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臺南水故事16 關廟區─大潭埤(二)埤岸邊曾經有個「美國厝」

 (撰文:陳秋伶)

 

  呈上篇,住在大潭埤附近年紀較長的居民對於埤邊曾經有個「美國厝」印象深刻,聽說裡面有美國醫生在幫人看病、給藥。於是我跟吳玉芬另約時間,一起走到位於大潭埤南邊的「美國厝」所在地,原建築已經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間獨棟美麗的別墅(圖1)。一位中年男性走了過來,隔著門問我們有什麼事,說明來意後,他很大方地接受我的訪談,聊聊關於以前「美國厝」的事情。


 

1、大潭埤岸邊有間獨棟別墅,是以前美國厝的所在地,2015/3/19,陳秋伶攝。

 


  陳進發(圖2),1948年(民國37年)生,臺南市東區後甲國中老師退休,也曾任慈幼商工的老師以及左營國家訓練中心的主任。從臺南市區搬來到此,買下以前美國厝的土地,改建成私家別墅。

 


2、別墅的屋主是後甲國中退休教師陳進發,2015/03/19,陳秋伶攝。

 


  陳老師說,以前的美國厝就在溢洪道的旁邊(大潭埤的西南角,圖3),這塊地是他買下來改建的。吳玉芬所說的埤邊「鐵橋」,就是美軍在溢洪道上方用鐵板所鋪的簡易小橋,方便人跨越溢洪道。鐵板才80公分寬,一個人或一台單車可以過的寬度而已,沒有防護措施,現在橋與路已拓寬成埤邊步道(圖45)。在現場可以直接看到下面溢洪道的高低落差(圖6)及水門(圖7),所以一般人看了會害怕。



 3、以前「美國厝」的所在位置,底圖引用自Google地圖。

 

4、吳玉芬印象中小時候美國厝旁有個窄小的鐵橋,現在已經拓寬,陳秋伶攝。

 


5、已拓寬的埤邊道路,可見到附近居民到此散步,陳秋伶攝。

 

6、從橋上往下看溢洪道,高低落差很大,陳秋伶攝。

 


7、美國厝舊址旁的溢洪道所連接的埤邊水門,陳秋伶攝。

 


  關於美國厝,以下為陳老師的描述:

  「以前這裡原本是一座小山丘,約3~4層樓高,有蓋美國厝。『美國厝』是美軍蓋的平房,有45棟,裡面設有育幼院、診所、教會等。越戰時有美國空軍到臺南機場進行飛機維修時,人員就到這裡來暫住、渡假。這裡離臺南機場不遠,有車子開過來的話,20~30分鐘就到了。美國厝大概在民國40~60年都在,後來越戰結束、美軍撤退,美國厝就荒廢了。(註:是否為美軍所蓋或所使用,有待更多資料查證)

 

  「這塊地在美軍撤退以後,就捐給慈幼教會(位於開山路的天主教堂),早期土地沒什麼價值,管理上力有未逮,這塊地又被慈幼教會委託慈幼高工代管。但慈幼高工放任土地荒蕪,原來美國厝裡的門窗和一些東西,就被鄰近的居民拆去回家使用,幾乎能拆的都被拆光!後來慈幼教會在柳營果毅要蓋一間安養院,資金不足,就把這塊地賣出籌款。」

 

  「在這之前,我在慈幼高工教書,神父曾帶我來,跟我介紹這裡,我覺得這裡環境很好,就跟神父說:『如果這塊地要賣的話,你再跟我說。』經過十幾年後,神父再找到我,通知我這塊地要賣,我就把它買下來。我在後甲國中當老師,也在慈幼高工當代課老師,買下這塊地後就慢慢在這經營。當初也不知道可以蓋房子,由於美軍在民國40幾年時就在這蓋了房子,民國62年以前的建築物可以就地合法,不然這塊地原本在都市計畫裡面是『林』,現在為『建』。」

 

  「現在潭邊的這條木棧道,是差不多13年前我當國大代表時,去要資源把周邊建設起來的,堤岸的石籠(為了加強埤堤的強度)是我個人出錢建造的。以前埤邊有一座山,下雨時土會崩塌到附近居民的家裡,我就把旁邊做擋土牆起來。以前這裡就跟後面一樣,一個長滿草的山,要進來都有困難,只有一條70~80公分的小路可以步行或騎單車進來而已。」

 

  「大約民國70年左右,我把山上的土移來填周邊,讓平面的腹地變大,環境整理好,人就可以來這散步。我想要在這裡立一個碑,紀錄關廟曾有一個『美國厝』,其沿革與後來的改變。這附近的地一部份是我個人的,一部份是水利會的。我把那座山的土挖來填埤岸,讓路大條一點,把環境整理一下,才有現在的風景。如果當時不用那座山的土,現在要去哪裡拿那麼多的土來填這塊地?」

 

  「我在30年前來到這裡,第一個觀感就是這個地方很好!那時這四周圍都沒有墳墓哦!這些墳墓是最近這20年才慢慢有的,這裡有私有土地,因為放著也沒用,就賣人家權利造墳墓,才變得這樣雜亂無章,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大家的眼光不夠遠,去看20年、30年到50年的未來,貪圖近利,都是賣權利,打契約時就寫明,如果政府要做什麼,買權利的人就要無條件遷移。如果政府願意拿出公權力,就可以把這邊的環境打造得更好,景觀更美!」

 

  「這裡是關廟的地標,都市的郊區,很清靜,空氣也很好。我第一次來是神父帶我來的,那時前一天剛好下雨,早上起來看到起大霧,我感覺:『哇!這裡怎麼這麼美!』那時還沒車(可以開過埤),埤中間那條路還是小路(土岸),四周完全都沒有墳墓,那時是民634年的時候。」(訪談結束)

 


  我和吳玉芬聽著陳老師說起以前的大潭埤,腦中出現的是猶如充滿仙氣的山水畫,水氣在埤上飄渺,一定十分美麗!聊到時間已晚,我們謝過陳老師,帶著對大潭埤美好的想像畫面,慢慢回家(圖8)。

 



8、吳玉芬與陳進發老師素眛平生,卻因美國厝的記憶相談甚歡,陳秋伶攝。

 

  回到家後整理資料,上網找關廟大潭埤岸邊的「美國厝」,希望能有老照片或其它資料可以參考,很可惜並沒有找到!筆者先將「美國厝」的口述歷史分享於此。如有朋友有「美國厝」的老照片,或更多關於「美國厝」過去資料的話,請利用臉書粉專訊息留言聯絡。謝謝!

-------------------------------------------------------------------------------

註:2019年因採訪社區營造成果而拜訪東勢社區發展協會,順道詢問當地的幾位老人家關於美國厝的記憶,他們都說沒看過美軍,認為美國厝跟美軍並無關係,跟教會可能則有。他們說美國厝單純就是一個美國人醫生開了一間牙醫診所,因為醫術不錯,所以當地人喜歡去那看牙齒。後來歇業沒開了,也不知原因,也就沒再看到那位美國醫生了。關於美國厝跟美軍有關係的說法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查證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臺南水故事15 關廟區─大潭埤(一)明鄭時期開闢的老埤塘與居民的生活記憶

 (撰文:陳秋伶)

 

  「大潭埤」(圖1)過去稱為「弼衣潭」,關係著關廟區早期人口最集中的關廟街仔附近一帶的聚落發展。大潭埤是關廟區面積最大的埤塘,根據歐永定前村長口述,大約有22甲(官方資料為18.23公頃)。弼衣潭根據文獻記載建於明鄭時期,周圍為淺山丘陵地,有利於集水,因此水量豐沛,有利灌溉農作。在清朝時期又開設大潭圳,引大潭埤的水,流經花園、埔仔、田中央、隙仔口、土井仔與林仔邊等地的農田,餘水注入「隙仔口埤」,再流入二甲溪(二仁溪上游支流)。

 

1、始建於明鄭時期的大潭埤,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依山傍水,風光明媚,陳秋伶攝。


 

  大潭埤與周邊圳溝等水利建設,灌溉著周邊超過46公頃的稻田,目前由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管轄(隙仔口有位80幾歲的老先生說很早以前大潭埤與大潭圳灌溉的田有300甲之多)。潭面風光明媚,周遭稻波片片,農人辛勤在田間耕作的景象,使得「香洋春褥」在清朝曾列為邑治八景之一。戰後國民政府在潭邊設置軍人公墓,許多孤魂野鬼的傳說使得本地人不太敢靠近或逗留。自從民國88年軍人公墓遷移後,營造環潭步道等設施,景觀與交通獲得改善,適合休閒散步,改稱為「大潭埤旺萊公園」(圖2)。

 


2、過去是軍人公墓,後來遷葬改建成符合關廟特色農產品形象的「旺萊公園」,此為公園入口意象。


 

  1934年生的歐永定村長(圖3)說,

  “住這裡的人都不太喜歡去大潭埤玩、拍照,也不太喜歡晚上去大潭埤,因為以前有軍人公墓,結婚也不會去那邊拍照,會拍到墳墓,不好。那埤有「鬼」!死過很多人,都會有人去那跳潭自殺。也有不務正業的醉漢會去,聽說曾有一個人喝了酒晚上到潭邊,看到有鬼在水面上走…,所以我們都不喜歡去那裡。”

  “大潭埤周圍的山地都是私人地,背山面水在風水上是「大吉」,來這裡買地造墳墓的都是府城那邊的人,以前沒有是因為這裡人口很少,不會去埋在山裡,我們這裡的人都是埋在關廟國中那邊的公墓。現在禁止亂葬,所以也不能在大潭埤周邊土葬了。”

 

3、松腳里的老里長歐永定先生,2015/04/30,陳秋伶攝。


 

  歐里長曾經讀過日本書,但讀到小學三年級就光復了,之後因家境不好就沒再繼續唸,所以他不會說國語,也不識字。日本時代是強迫要唸小學的,去學校學不會,先生(老師)就一直打。他覺得日本人對百姓很不好,很兇!耕作的稻子要交出去給日本人,因為土地是政府的,耕作的收穫就要交給政府,如果田地是自己的,就可以留下來。耕作政府的地,稻子交出去,自己只能留一點點。

 


4、大潭埤旁建有「吳家宗祠」,後代子孫保留開台祖先的墓,飲水思源,陳秋伶攝。

 


  大潭埤邊建有「吳家宗祠」(圖4),紀念著300年前吳姓祖先到此開闢弼衣潭的歷史。現在比較有名的是潭後的千佛山,常常到宗祠服務的吳家子孫吳玉芬說:

  “後方的千佛山(圖56)本來叫「菩提寺」,差不多50年前就有了,早期是土角厝,小時候還會去那走走,然後佛寺慢慢發展成現在的規模。老住持「白雲」跟佛光山的「星雲」是同門師兄弟,已經在民100年往生了,聽說有人想把千佛山跟佛光山合併。這不是當地人的信仰,都是外地人才會去那,大部份當地人的信仰是山西宮的關帝爺。千佛山平常沒什麼人去,只有辦法會和清明節時才會出現很多人。”

 


5、大潭埤後方的千佛山寺廟,陳秋伶攝。

 


6、從千佛山可由高往低一覽大潭埤的風光,但埤的四周圍有許多墳墓,陳秋伶攝。

 


  大潭埤的水沿著圳溝流向周邊的田園(圖7),地勢上從東往西逐漸由高變低,因此水是順地形而下,餘水流到隙仔口埤(後續會介紹)。流入隙仔口埤的水蓄積在埤中,只有溢流或涸埤時才會流入二甲溪。後來隙仔口埤被填平後改做暗管埋在地下,從此大潭埤與大潭圳的餘水就直接排入二甲溪(圖8)。

 


7、大潭埤與大潭圳的水路推測圖,底圖引自Google地圖。

 


8、二仁溪上游支流的二甲溪,陳秋伶攝。

 


  歐里長與其它受訪者都提到過去大潭埤「涸埤」(台語唸起來音似「柯P」)的有趣記憶。大潭埤的水除了用來灌溉周邊的稻田之外,也是過去還沒有自來水以前附近居民主要的日常用水來源。歐永定老里長說,以前大潭埤的水都是用在灌溉,埤水沒有用在食用,吃的還是井水,居民都要去古井擔水。

 

  「那時這一帶的人都去大潭埤洗衣服,每天一大早整個村莊的婦女們就帶著洗衣板和衣服去埤岸邊蹲著洗衣服,整山都是人!」歐里長回想當時,在同一時間可以看到上百個婦女蹲在埤岸邊洗衣,那種熱鬧的景象真令人難忘(圖910)。很久以前也有人在大潭埤挖土起來做土角磚,那些土很黏,把土挖起填入木頭的模型,就變成磚的形狀,長一尺二(約36公分),乾了再拿出來,用來蓋土角厝。

 


9、歐永定老里長提到過去沒自來水時村莊婦女都來大潭埤邊吳氏宗祠前的岸邊洗衣服,堤岸還在,但畫面只能靠想像,陳秋伶攝。

 

10、埤邊洗衣的畫面只能靠老照片想像,(1920)。圖片出處:作者不詳(年代不詳)。[河邊洗衣(B4_PH044_003)]。《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e/47/b9.html2023/12/19瀏覽)。

 


  「什麼是涸埤?」我問,歐里長說是為了抓埤裡的魚,把埤水放乾。以前有人在埤裡養魚,買魚栽(魚苗)來放養,養大了就抓起來賣,用車載到台北賣。土地是吳家的,但水權是水利會的。以前這裡都種水稻、甘蔗,差不多這十幾年才改種鳳梨、竹筍。

 

  里長笑說他十幾歲時,大潭埤涸埤時會去埤裡抓魚。養魚的人當然不會讓附近的居民抓,他們就把土抹在臉上和身上,故意要讓人認不出來,混進去假裝成工人偷抓魚回來,都抓到鯽仔、蝦仔、皇帝魚…等等,大小隻都抓回來吃,因為以前的經濟不好,有得吃就很不錯了。

 

  過去大潭埤中曾有座「綠波橋」,連接潭中的小路,他說那是光復後才蓋的。在有綠波橋之前,這裡的人要到後面的山上種田,都是沿著埤邊的「澳仔後」(現在埤邊有蓋販厝的地方,圖11)繞一大圈走過去。歐里長以前在那邊的山上有種竹筍,萬一下大雨導致埤裡水位過高,他就從東勢那邊比較高的地方走回來。


  最後我問里長:「住在埤塘邊覺得如何?」他認為大潭埤附近很適合居住,因為有水,所以夏天氣溫不會覺得太熱,冬天不會太冷,而且沒有空氣污染,環境很好。



11、大潭埤靠東勢里的地勢較高,過去要到埤後的山上種田是繞著這條堤岸走(黃色箭頭),後來從埤中間造一條土岸及綠波橋後,節省不少路程,陳秋伶攝。

 


  常常到宗祠服務的吳家子孫吳玉芬(圖12)小時候曾看過大潭埤「涸埤」,抓到的魚大部份是吳郭魚,也有土虱,尤其蝦子很多。在吳氏宗祠旁泡茶聊天的附近居民們則補充說,還有鰻魚、鱉、鱔魚、鮕呆、龜、河蚌、田螺…等等很多種,曾看過有人在涵管那邊抓到一條很大的黑耳鰻,像蛇一樣粗(用手比差不多直徑78公分)。另一位居民也提起,以前農業社會家家戶戶都會養牛,小孩子就負責每天要去大潭埤邊放牛吃草。

 

12、常來宗祠當義工服務的吳玉芬,很熱心分享她記憶中的大潭埤,2015/03/19,陳秋伶攝。

 


  吳玉芬說,小時候會來這玩耍、游泳,也有小孩在埤裡溺水死掉,差不多34年就會發生一次,也有人不明原因跌落埤裡或跳埤自殺,長期以來累積了許多意外事件。在民國102年吳家曾辦祭典請來山西宮的關帝爺,用船綁水燈繞行整個埤,以收服孤魂野鬼。繞行完還辦活動,讓參加者人手捧一盞燈祈福,也搭舞台請歌星來唱歌表演。

 

  她回想起小時候如果下大雨,埤水會上漲,附近會淹水。在吳氏宗祠旁有個水門(圖13),是在放水用的,很久以前就有了,如果埤水太多,怕崩埤,就會有人打開水門把水放出去,流到下面一個淺淺的水塘(可能是水沖堀、瀨堀),然後再流到水溝排出去。另一邊也有一個水門是在放水的,還有溢洪道,就在以前的「美國厝」那裡。

 


13、吳氏宗祠旁的水門,看似許久未用了,陳秋伶攝。

 


  接著吳玉芬說起了許多關廟人都知道的「美國厝」(圖14紅色箭頭標示舊址)。她印象很深刻的是,小時候「美國厝」有美國人醫生在幫人看病、給藥,這裡的人都喜歡到那裡看病,總覺得外國的藥比較有效。後來美國厝荒廢了,原因不明,房子拆除改蓋新的房子,就是現在看到的樣子,距今已經超過40年了。

 


14、很多年紀在40歲以上的關廟人知道過去在大潭埤旁有一間「美國厝」,但早已拆除,改建成私人別墅,陳秋伶攝。

 


  當時吳玉芬還很小,對於埤邊的「美國厝」,記憶僅止於此。為了瞭解更多關於「美國厝」的資訊,幾天後我再訪大潭埤,吳玉芬帶著我到「美國厝」拆除後改建的別墅,想找尋是否還有過去「美國厝」的蛛絲馬跡。站在別墅門口,一位男子走了過來,我們請教他關於「美國厝」的事情,便聊了起來。聊了什麼?下篇揭曉。

--------------------------------------------------------------------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臺南水故事14 關廟─關廟概論

 (撰文:陳秋伶)


  關廟區位於臺南市南端,北臨新化區,東鄰龍崎區,西鄰歸仁區,南接高雄市阿蓮區、田寮區。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關廟位於嘉南平原與新化丘陵的交界處,地勢三面較高,僅西面較低,多為丘陵地形,以臺19甲道路可作為簡易的地形分界線。臺19甲以東為丘陵地,以西逐漸平坦為平原,天候好能見度佳時可望見興達港及高雄港,當初也是這樣的地形條件造就日本人在此設置軍營。關廟北方有鹽水溪上游的許縣溪流過,屬「鹽水溪流域」;南方則有數條二仁溪上游支流通過,如:二甲溪(港尾溝溪上游)、深坑仔溪及松腳溪,屬「二仁溪流域」。(圖1)
 



圖1、關廟區地圖,還可見到有許多埤塘(紅色圈圈處),2015年,底圖引自Google地圖。
 


  此區新化丘陵為頭嵙山層香山相的主要分布地,土壤大部分由灰白色、青灰色或黃褐色的細砂岩構成,並夾粘土及礫岩之薄層;關廟西邊有部份臺地,是由地磐上升所形成的早期沖積地,土壤質地之分佈形態與低臺地相同,但土色較鮮黃或帶紅彩(鐵質),在過去是主要的稻作區。(圖2)



 圖2、在關廟丘陵地常可看到帶有鐵質的紅土及地下水,2015/4/10,陳秋伶攝。
 


  2015年選擇關廟作為水資源人文調查的第二個樣區,有幾個原因:(1)關廟區沒有嘉南大圳的水路系統,務農的聚落仍保有不少自清朝(或可能更早以前)就存在的老埤塘及古井;(2)位於丘陵與平原的交界,丘陵地有利於集水,適合圍築埤塘及圳溝,善用由高而低的地形灌溉週遭農田,這樣先天的優勢條件使得關廟成了很早就發展農業的地區;(3)細質的土壤帶有黏性,不利排水但有利於埤塘蓄水;(4)關廟區公所於2010年出版「濃濃關廟情 戀戀香洋風」(圖3),對於區內各里的聚落沿革,以及與聚落產業息息相關的埤塘及古井,做了詳實的田野調查與紀錄,提供了本次調查的重要參考依據。任何研究皆需要基礎資料的建置與堆疊,有了區志提供路線與地點等基礎資料,有利於調查工作人員快速地對地方風土人情有大致輪廓的了解,也可提高路線規劃與戶外踏查的效率。




 圖3、「濃濃關廟情 戀戀香洋風」是許耿肇老師贈與我的書,裡面有許多常民生活的田野調查紀錄,由社區大學師生共同完成,有別於許多鄉志是由學者所寫。
 


  本次調查依舊採取「樣點」進行調查,參考「南瀛埤塘誌」及「濃濃關廟情 戀戀香洋風」中,檢視文獻中先民聚落發展較有歷史性與代表性的用水來源(埤塘、古井、溪流),以及現場受訪者推薦,選擇部份作為訪談之標的。兩個多月的期間,所進行調查的區域與標的類別(以「里」為單位)如圖4、5所示。其實關廟還有許多埤塘、古井與溪流,每個埤塘、每個井和每條溪流都有著屬於它的故事,值得一一探索,但時間有限,僅能挑其中一部份進行造訪。
 


圖4、關廟區調查樣點(里)與類別標示,底圖引自友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圖5、2015年關廟區水資源人文調查區域(里別)與標的類別概況。


 

聚落發展與用水方式的演變


  在早期還沒有自來水以前,關廟區百姓的日常生活用水是到溪邊取水,或鑿井汲地下水,用水桶擔回家,供飲食或洗滌之用。在關廟區的松腳里、東勢里目前還保留了許多古井,見證了地方上不同宗族的發展脈絡與變遷。其它里雖然也有古井被保留,但不如這兩個里的數量多而集中。鄰近溪流的聚落則不一定會靠井水生活,村民可直接到溪邊挑水回家過濾使用,惟有在雨季過後溪水因含有大量泥沙變得混濁,才會改去挑古井的水,或在溪邊的河床上挖一口「土井」(水堀仔)取土裡滲出較乾淨的水。

 

  農作灌溉、飼養魚蝦則需較大量的水,如果鄰近無溪水可以引用,「埤塘」便成了聚落與農家重要的儲水設施,以新光里為例,東邊與西邊就明顯不同。東邊有許縣溪流過,居民靠溪水生活與灌溉,幾乎沒有埤塘的設置(圖6);西邊沒有溪流,則靠埤塘儲水灌溉。有了埤塘之後,農家可以更有計畫性地生產,擺脫「看天田」粗放旱作、收成完全得看老天爺臉色的窘境,聚落也因此得以發展。因此在五、六十年前抽地下水的機械器具尚不普遍、也還沒自來水管線鋪設之前,「埤塘」成了關廟區農漁業發展的必備設施,規模小至家戶用的池塘,大至數個聚落可共同使用的水澤大池。

 

  爾後機械機具及電力的使用逐漸普遍,大部份農民便改在自己田裡裝設抽水馬達,直接抽取地下水或鄰近的溪水使用,惟後者在早期必須趁夜晚「偷抽」,因為溪水的「水權」屬於嘉南農田水利會,抓到會被制止甚至罰款,不過近年來水利會較少出來抓了,因此調查時有觀察到幾處有抽溪水灌溉竹筍田的情形。而現存的埤塘不是「荒廢不用」,就是改成「養魚池」、公園的「觀景池」,或是畜牧業的「廢水排放池」,但仍有少數鄰近埤塘的農民會抽埤水灌溉農田。



 
香洋春褥:埤塘水利造就關廟之盛況美景

 
  關廟區何時開始有漢人入墾,沒有明確的文史記載,但可從水利興築來推估,因為聚落發展的前提要有水源,才能定居繁衍後代、開墾灌溉田園。
 

  根據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陳文達《臺灣縣志》的記載:

 
  荷蘭陂:在新豐里。鄉人築堤,蓄雨水以灌田。
  草潭:在新豐里,偽時築。方半里許,蓄雨水以灌田。
  公爺陂:在新豐里,偽時築,蓄雨水以灌田。
  弼衣潭:在新豐里香洋仔。偽時築,蓄雨水以灌田。

 
  謝金鑾、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中亦記載:「荷蘭陂:紅毛築也。」由此推測,早在十七世紀荷治時期,於新豐里(即今日關廟區新光里一帶)已有聚落發展,至於是漢人或平埔族人則不明確。另外三處:草潭、公爺陂及弼衣潭,則興築於明鄭時期,為因應鄭氏家族安頓隨臺軍隊與家屬「寓兵於農」的政策。其中新豐里香洋仔因「弼衣潭」水利之便,成為全臺最早春耕的地方,「香洋春褥」成了邑治八景之一(圖6)。「香」意為「稻香」,「洋」意為「大」,形容的是在關廟一帶因水利灌溉之便而充滿一大片欣欣向榮的田園風光(註)。在早期新豐里的聚落,多群聚在水利發達的地區週遭,如關帝廟街就是在弼衣潭週遭的聚落所形成的貨物集散地。時至今日,上述四處歷史文獻記載的埤塘只剩弼衣潭(現為「大潭埤」)還存在著,其餘已被填平(公爺陂)或僅存地名(荷蘭陂與草潭),已看不出埤塘的模樣。
 


圖6、邑治八景之一「香洋春褥」,翻攝自「濃濃關廟情 戀戀香洋風」。



  除了官方修築的埤塘,另有清朝時期由地方人士自行修築的,如隙仔口埤、五甲埤、新光里的上埤與下埤、草埤及許厝湖埤等等,屬「聚落型埤塘」,由村裡有耕作的農戶或同一宗親所合資修築,現今有些已消失了,有些還在,將在後續的章節逐一介紹。


 

埤塘的興衰,見證臺灣農業社會的轉變
 

  關廟的農業因修築埤塘得以興盛,主要種植的是水稻與甘蔗,也帶動聚落的發展,從明鄭時期到光復後初期,農業一直是主要的產業。直到民國50~60年代,工商業逐漸發達,農村人口外流至都市,產業轉變,關廟也經歷過竹編手工藝成為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會的全鄉運動,與爾後藤編器具加工業大量外銷的興盛發展,吸引了不少外地人移居此地。人口增加及工商業的發展,需要蓋屋建廠等等,對土地的需求量大增。產業的變化牽動著關廟的傳統農業跟著變化,一方面從農人口減少,另一方面需要使用大量勞力的稻米與甘蔗也因市場需求的轉變,逐漸改種植竹筍與鳳梨,農業用水量大減。再加上機械的使用普及,使得農民可花錢安裝抽水馬達,在自家田中即可抽取地下水灌溉,不再需要自埤塘挖溝渠引水,因為埤塘及溝渠是需要花費人力修護的。


  還有,關廟的老埤塘多為聚落型埤塘,是由同一村莊有務農的家戶或同一宗親共同出資興建,出資者皆有股份並可世襲,幾代傳承下來,產權複雜,常一口埤塘有數十位,甚至百位以上的土地所有權人,經過日治時期「水權公有化」的過程後,埤塘的所有權人只有土地所有權,「水權」則屬於嘉南農田水利會,要轉型經營十分不易。在上述種種的因素下,關廟的許多的埤塘被填平、消失,或者是荒廢不用,臺灣其它農業區的埤塘也面臨一樣的問題。
 

  從下一篇我們開始走讀埤塘的人文歷史故事,就從比較多人知道、明鄭時期開闢、前身是「弼衣潭」的大潭埤說起。




------------------------------------------------------------------- 
註、關於邑治八景之一「香洋春褥」的解釋:
  一般認為「香洋」形容的是一大片欣欣向榮的稻田,但中研院翁佳音老師有另一種解釋,依據荷蘭文與地名的考據,他認為關廟以前應有田園種「菸草」,漢字寫成「香洋仔」,但後來被遺忘而轉講成:Hiunn-îon-á。全文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kaim.ang.7/posts/848791068523560。
------------------------------------------------------------


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臺南水故事13 仁德區─「大家一起到鐵路局擔水?」阿嬤笑說年輕記憶(中洲)

 (撰文:陳秋伶)


  2015315日筆者到二仁溪中游的中洲,帶某國小學生與社區居民進行環境教育課程活動。活動結束後,在現場發現有兩位年紀較長的婦女,於是就隨口問了一下這裡的生活用水歷史,沒想到不同的地區還真的多少有些不同,就順帶紀錄一下。

 
  羅蘇舍(圖1),1936年生,中洲人。她說,中洲差不多40年前(大約民國64年)才有自來水。在沒有自來水以前,吃的水都是去古井擔水 。我跟她提起海邊用的「土井」,她說沒聽過,這裡的都是「古井」,而耕作用的水則是去溪邊擔水。她小時候二仁溪的水還很乾淨,魚很多!他們有喝溪水,也在溪邊洗衣服,不過自從上游種竹子的人把泡竹子的「竹仔水」放流下來後,聽說有毒,就不敢再喝溪水了。有了動力機械後,就用幫浦直接抽溪水到園仔使用,後來改用電動馬達抽。



 圖1、在中洲訪談二仁溪中游居民的用水歷史,右為羅蘇舍女士,左為葉林蜜女士,2015/3/15,陳秋伶攝。



  中洲沒有使用水堀仔,都是去古井擔水,常常井裡的水出得很慢,早點去的人比較容易取到水,晚一點去要等水出來,要等很久才能弄到足夠的水,越晚去的人越沒有水用,井的主人還會罵去汲水的人都把水取完了!古井是用磚頭圍起來的那種,一定要用磚頭圍起來(井欄),防止人摔下去。

 
  還有一種井是「敧頭井」(敧,唸khi,傾斜),井是歪的,井口是傾斜的,也稱「歪頭井」。「敧頭井」更不容易取水,現在都已填平,消失不復見了。在旁有位1938年生的葉林蜜女士補充說明,「敧頭井」就是「做失敗的井」,水更不好取,水桶放進去要汲水出來,水會灑出去,常常水桶拿出井口都只剩一點點,要舀好多次,真的很累!但正常的井沒有水了,還是得去「敧頭井」擔。
 
 
  羅蘇舍女士繼續說,吃的水是去古井擔,都是免費的,可是有些人不讓人去擔。水很不好取得,所以她也曾去火車站擔貨運火車運來要給會社(鐵路局)宿舍的人使用的水。羅女士的家就在火車站尾,只要看到有人去擔水,也跟著去擔。
 

  貨運火車差不多在清晨56點就開到車站停下來,最後一節有個大桶子,裡面裝著水。火車會停下來一段時間讓宿舍的人來接水,他們用水桶來接然後提進去,附近的居民就趁沒人注意時也跑去接水,用水桶擔回家。當時可見一群人拿著水桶去車站,一個人擔兩桶水回家,如果動作快一點,可以擔到兩趟(四桶的水),動作慢的就擔不到,火車只停留一段時間就開走了,得把握很短暫的時間。她覺得鐵路局的人並沒發現有其它人來擔水,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差不多一年。至於水是從哪裡載來的,她並不知道。
 

  她回想起以前的生活,真的很辛苦!連大肚子也要工作,要養牛、豬,一個家庭差不多十個人要吃飯,還要洗很多人的衣服。水的取得很不容易,所以她覺得現在的人真的很享受,有洗衣機可用,還可以出國去玩,生活水準已大大不同了。
 

  
到鐵路局擔水一事是筆者第一次聽說,也是唯一的一次,是很有趣的在地用水記憶,尤其阿嬷邊說邊笑的情景很觸動我心,因此特別紀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