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秋伶)
2015年3月15日筆者到二仁溪中游的中洲,帶某國小學生與社區居民進行環境教育課程活動。活動結束後,在現場發現有兩位年紀較長的婦女,於是就隨口問了一下這裡的生活用水歷史,沒想到不同的地區還真的多少有些不同,就順帶紀錄一下。
羅蘇舍(圖1),1936年生,中洲人。她說,中洲差不多40年前(大約民國64年)才有自來水。在沒有自來水以前,吃的水都是去古井擔水 。我跟她提起海邊用的「土井」,她說沒聽過,這裡的都是「古井」,而耕作用的水則是去溪邊擔水。她小時候二仁溪的水還很乾淨,魚很多!他們有喝溪水,也在溪邊洗衣服,不過自從上游種竹子的人把泡竹子的「竹仔水」放流下來後,聽說有毒,就不敢再喝溪水了。有了動力機械後,就用幫浦直接抽溪水到園仔使用,後來改用電動馬達抽。
還有一種井是「敧頭井」(敧,唸khi,傾斜),井是歪的,井口是傾斜的,也稱「歪頭井」。「敧頭井」更不容易取水,現在都已填平,消失不復見了。在旁有位1938年生的葉林蜜女士補充說明,「敧頭井」就是「做失敗的井」,水更不好取,水桶放進去要汲水出來,水會灑出去,常常水桶拿出井口都只剩一點點,要舀好多次,真的很累!但正常的井沒有水了,還是得去「敧頭井」擔。
羅蘇舍女士繼續說,吃的水是去古井擔,都是免費的,可是有些人不讓人去擔。水很不好取得,所以她也曾去火車站擔貨運火車運來要給會社(鐵路局)宿舍的人使用的水。羅女士的家就在火車站尾,只要看到有人去擔水,也跟著去擔。
她回想起以前的生活,真的很辛苦!連大肚子也要工作,要養牛、豬,一個家庭差不多十個人要吃飯,還要洗很多人的衣服。水的取得很不容易,所以她覺得現在的人真的很享受,有洗衣機可用,還可以出國去玩,生活水準已大大不同了。
到鐵路局擔水一事是筆者第一次聽說,也是唯一的一次,是很有趣的在地用水記憶,尤其阿嬷邊說邊笑的情景很觸動我心,因此特別紀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