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秋伶)
關廟區位於臺南市南端,北臨新化區,東鄰龍崎區,西鄰歸仁區,南接高雄市阿蓮區、田寮區。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關廟位於嘉南平原與新化丘陵的交界處,地勢三面較高,僅西面較低,多為丘陵地形,以臺19甲道路可作為簡易的地形分界線。臺19甲以東為丘陵地,以西逐漸平坦為平原,天候好能見度佳時可望見興達港及高雄港,當初也是這樣的地形條件造就日本人在此設置軍營。關廟北方有鹽水溪上游的許縣溪流過,屬「鹽水溪流域」;南方則有數條二仁溪上游支流通過,如:二甲溪(港尾溝溪上游)、深坑仔溪及松腳溪,屬「二仁溪流域」。(圖1)
此區新化丘陵為頭嵙山層香山相的主要分布地,土壤大部分由灰白色、青灰色或黃褐色的細砂岩構成,並夾粘土及礫岩之薄層;關廟西邊有部份臺地,是由地磐上升所形成的早期沖積地,土壤質地之分佈形態與低臺地相同,但土色較鮮黃或帶紅彩(鐵質),在過去是主要的稻作區。(圖2)
2015年選擇關廟作為水資源人文調查的第二個樣區,有幾個原因:(1)關廟區沒有嘉南大圳的水路系統,務農的聚落仍保有不少自清朝(或可能更早以前)就存在的老埤塘及古井;(2)位於丘陵與平原的交界,丘陵地有利於集水,適合圍築埤塘及圳溝,善用由高而低的地形灌溉週遭農田,這樣先天的優勢條件使得關廟成了很早就發展農業的地區;(3)細質的土壤帶有黏性,不利排水但有利於埤塘蓄水;(4)關廟區公所於2010年出版「濃濃關廟情 戀戀香洋風」(圖3),對於區內各里的聚落沿革,以及與聚落產業息息相關的埤塘及古井,做了詳實的田野調查與紀錄,提供了本次調查的重要參考依據。任何研究皆需要基礎資料的建置與堆疊,有了區志提供路線與地點等基礎資料,有利於調查工作人員快速地對地方風土人情有大致輪廓的了解,也可提高路線規劃與戶外踏查的效率。
本次調查依舊採取「樣點」進行調查,參考「南瀛埤塘誌」及「濃濃關廟情 戀戀香洋風」中,檢視文獻中先民聚落發展較有歷史性與代表性的用水來源(埤塘、古井、溪流),以及現場受訪者推薦,選擇部份作為訪談之標的。兩個多月的期間,所進行調查的區域與標的類別(以「里」為單位)如圖4、5所示。其實關廟還有許多埤塘、古井與溪流,每個埤塘、每個井和每條溪流都有著屬於它的故事,值得一一探索,但時間有限,僅能挑其中一部份進行造訪。
聚落發展與用水方式的演變
在早期還沒有自來水以前,關廟區百姓的日常生活用水是到溪邊取水,或鑿井汲地下水,用水桶擔回家,供飲食或洗滌之用。在關廟區的松腳里、東勢里目前還保留了許多古井,見證了地方上不同宗族的發展脈絡與變遷。其它里雖然也有古井被保留,但不如這兩個里的數量多而集中。鄰近溪流的聚落則不一定會靠井水生活,村民可直接到溪邊挑水回家過濾使用,惟有在雨季過後溪水因含有大量泥沙變得混濁,才會改去挑古井的水,或在溪邊的河床上挖一口「土井」(水堀仔)取土裡滲出較乾淨的水。
農作灌溉、飼養魚蝦則需較大量的水,如果鄰近無溪水可以引用,「埤塘」便成了聚落與農家重要的儲水設施,以新光里為例,東邊與西邊就明顯不同。東邊有許縣溪流過,居民靠溪水生活與灌溉,幾乎沒有埤塘的設置(圖6);西邊沒有溪流,則靠埤塘儲水灌溉。有了埤塘之後,農家可以更有計畫性地生產,擺脫「看天田」粗放旱作、收成完全得看老天爺臉色的窘境,聚落也因此得以發展。因此在五、六十年前抽地下水的機械器具尚不普遍、也還沒自來水管線鋪設之前,「埤塘」成了關廟區農漁業發展的必備設施,規模小至家戶用的池塘,大至數個聚落可共同使用的水澤大池。
爾後機械機具及電力的使用逐漸普遍,大部份農民便改在自己田裡裝設抽水馬達,直接抽取地下水或鄰近的溪水使用,惟後者在早期必須趁夜晚「偷抽」,因為溪水的「水權」屬於嘉南農田水利會,抓到會被制止甚至罰款,不過近年來水利會較少出來抓了,因此調查時有觀察到幾處有抽溪水灌溉竹筍田的情形。而現存的埤塘不是「荒廢不用」,就是改成「養魚池」、公園的「觀景池」,或是畜牧業的「廢水排放池」,但仍有少數鄰近埤塘的農民會抽埤水灌溉農田。
香洋春褥:埤塘水利造就關廟之盛況美景
關廟區何時開始有漢人入墾,沒有明確的文史記載,但可從水利興築來推估,因為聚落發展的前提要有水源,才能定居繁衍後代、開墾灌溉田園。
根據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陳文達《臺灣縣志》的記載:
荷蘭陂:在新豐里。鄉人築堤,蓄雨水以灌田。
草潭:在新豐里,偽時築。方半里許,蓄雨水以灌田。
公爺陂:在新豐里,偽時築,蓄雨水以灌田。
弼衣潭:在新豐里香洋仔。偽時築,蓄雨水以灌田。
謝金鑾、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中亦記載:「荷蘭陂:紅毛築也。」由此推測,早在十七世紀荷治時期,於新豐里(即今日關廟區新光里一帶)已有聚落發展,至於是漢人或平埔族人則不明確。另外三處:草潭、公爺陂及弼衣潭,則興築於明鄭時期,為因應鄭氏家族安頓隨臺軍隊與家屬「寓兵於農」的政策。其中新豐里香洋仔因「弼衣潭」水利之便,成為全臺最早春耕的地方,「香洋春褥」成了邑治八景之一(圖6)。「香」意為「稻香」,「洋」意為「大」,形容的是在關廟一帶因水利灌溉之便而充滿一大片欣欣向榮的田園風光(註)。在早期新豐里的聚落,多群聚在水利發達的地區週遭,如關帝廟街就是在弼衣潭週遭的聚落所形成的貨物集散地。時至今日,上述四處歷史文獻記載的埤塘只剩弼衣潭(現為「大潭埤」)還存在著,其餘已被填平(公爺陂)或僅存地名(荷蘭陂與草潭),已看不出埤塘的模樣。
圖6、邑治八景之一「香洋春褥」,翻攝自「濃濃關廟情 戀戀香洋風」。
埤塘的興衰,見證臺灣農業社會的轉變
關廟的農業因修築埤塘得以興盛,主要種植的是水稻與甘蔗,也帶動聚落的發展,從明鄭時期到光復後初期,農業一直是主要的產業。直到民國50~60年代,工商業逐漸發達,農村人口外流至都市,產業轉變,關廟也經歷過竹編手工藝成為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會的全鄉運動,與爾後藤編器具加工業大量外銷的興盛發展,吸引了不少外地人移居此地。人口增加及工商業的發展,需要蓋屋建廠等等,對土地的需求量大增。產業的變化牽動著關廟的傳統農業跟著變化,一方面從農人口減少,另一方面需要使用大量勞力的稻米與甘蔗也因市場需求的轉變,逐漸改種植竹筍與鳳梨,農業用水量大減。再加上機械的使用普及,使得農民可花錢安裝抽水馬達,在自家田中即可抽取地下水灌溉,不再需要自埤塘挖溝渠引水,因為埤塘及溝渠是需要花費人力修護的。
還有,關廟的老埤塘多為聚落型埤塘,是由同一村莊有務農的家戶或同一宗親共同出資興建,出資者皆有股份並可世襲,幾代傳承下來,產權複雜,常一口埤塘有數十位,甚至百位以上的土地所有權人,經過日治時期「水權公有化」的過程後,埤塘的所有權人只有土地所有權,「水權」則屬於嘉南農田水利會,要轉型經營十分不易。在上述種種的因素下,關廟的許多的埤塘被填平、消失,或者是荒廢不用,臺灣其它農業區的埤塘也面臨一樣的問題。
從下一篇我們開始走讀埤塘的人文歷史故事,就從比較多人知道、明鄭時期開闢、前身是「弼衣潭」的大潭埤說起。
-------------------------------------------------------------------
註、關於邑治八景之一「香洋春褥」的解釋:
一般認為「香洋」形容的是一大片欣欣向榮的稻田,但中研院翁佳音老師有另一種解釋,依據荷蘭文與地名的考據,他認為關廟以前應有田園種「菸草」,漢字寫成「香洋仔」,但後來被遺忘而轉講成:Hiunn-îon-á。全文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kaim.ang.7/posts/848791068523560。
------------------------------------------------------------
註、關於邑治八景之一「香洋春褥」的解釋:
一般認為「香洋」形容的是一大片欣欣向榮的稻田,但中研院翁佳音老師有另一種解釋,依據荷蘭文與地名的考據,他認為關廟以前應有田園種「菸草」,漢字寫成「香洋仔」,但後來被遺忘而轉講成:Hiunn-îon-á。全文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kaim.ang.7/posts/848791068523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