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臺南水故事11 南區─水井的演變與人力鑿井方式(灣裡)

 (撰文:陳秋伶)


  上篇講述完灣裡的用水歷史後,蘇萬億先生也提及水井的大致演變。他說,挖井有幾種不同的方式,他們家用的井是一般所稱的「古井」(或稱「鼓井」,圖12),往地下挖到出水,然後再用磚頭圍起來。有的井是挖到一個深度後,再埋一根柴管或竹管,後來也有鐵管,讓水自然流出來。一般人認為挖越深越有水,但灣裡靠海邊,一旦挖到有淡水出來就要停止,不可再繼續挖,避免挖到鹹水層。

 


1、一般人稱的「古井」(或稱「鼓井」)指的是以磚頭圍起出水口並留有儲水的空間,後期有混凝土所建造的家用水井,陳秋伶攝。

 

 

2、有些地方會用石頭造井,通常是就地取材。南投竹山社寮當地士紳「張天球」家族古厝有一口石頭古井,毀於921大地震,張家子孫不捨古井毀壞,保留原材料於原地重建,左下照片為重建後的石頭井內部景象,2017/2/12,陳秋伶攝。

 

 

  近代有機械使用後田園的灌溉就改用「鑿井(囊井long-tsénn)」取水,因為水堀仔佔用的土地太大片了,鑿井比較方便。只需將管子往土裡面鑽打至6丈(約20米)深,然後把水抽出來即可。沒電的時代是用水拹仔(tsuí-hia̍p-á,手壓泵浦,圖3),或用吃汽油的幫浦,有電以後就用馬達。自從抽取地下水的技術進步到用電動馬達(圖4)後,以前田園遍布水堀仔的景象就消失了,幾乎都填掉,距今差不多(2023年)超過60年了。

 


3、有機械但電力不普及的時代使用手壓泵浦汲水,俗稱「水拹仔」,陳秋伶攝。

 


4、現在田園大多使用電動馬達抽地下水灌溉,陳秋伶攝。


 

  蘇水龍補充說,人力鑿井的方式他小時候曾經看過兩種。一種是比較古早式的,直接往地下挖土,挖到一個深度就在周邊圍磚頭,如果越挖越深,就一邊挖一邊加高磚頭,避免土壁倒塌或土一直崩落。挖到水就用舌頭沾嚐,如果是淡水,就往下埋一個水管(竹管或鐵管),然後回填一些土固定水管,再把磚頭牆的結構完成,磚頭外圍與土壁之間的空隙再以挖出的土回填,就成為一般我們常看到的「古井」(圖567)。

 


5、蘇水龍大哥講述人力鑿井的方式紀錄照,2015/2/24,陳秋伶攝。

 


6、蘇水龍大哥講述人力鑿井,我做筆記輔以手繪圖,陳秋伶攝。

 


7、從2015年訪問蘇大哥後,我就一直在尋找人力挖掘水井的老照片,終於在大內區公所出版的老照片集中找到。照片來源:《珍藏大內─穿越時空、追尋流逝歲月 》。

 

 

  另一種鑿井的方式,將接得長長的竹片,捲在很大的木輪子上,大約捲45圈,竹片前方接的是長得像鐵管的鑽頭,然後工人將鐵管鑽頭往土裡敲打,一邊打一邊加水軟化泥土。土在往下鑽打的過程會擠進鐵管中,再把鐵管中累積的泥水抽出,放入旁邊一個用土圍起的矮圓圈圈,類似沉澱池的作用,等土沉澱,水消去就將土移至它處,一直重覆這樣的步驟(圖8910)。

 


8、人力鑿井老照片1:以細長的竹子架成的圓形掘水用車,可以掘出很深的地下水。(臺灣情調) 挖掘水井。典藏者:Lafayette Digital Repository。拉法葉學院數位資料使用指南。來源:httpdigital.lafayette.educollectionseastasiawarner-postcardswa027020231129瀏覽)。

 


9、人力鑿井老照片2,引自由雲林縣政府新聞處主辦的「101年度在地老照片徵集活動─雲林100張歷史老照片」,出處:https://nicecasio.pixnet.net/blog/post/460984766



 10、人力鑿井老照片3,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輪子上長長的竹片,引自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翻閱台南」老照片集:麻豆鑿井-黃金財提供,出處:https://culture.tainan.gov.tw/photos/picture?Parser=16,6,237,47,,,10,2

 

 

  鑿井的鑽頭會越打越深,甚至深至十幾人的身高,鑽到出水後埋管,最後照第一種的傳統作法挖土圍井,才有儲水的空間。後者是較新進的作法,比較省力,萬一沒有鑽到好水源可輕易放棄。如果用傳統直接挖土的方式,水源很深得挖很多土,萬一沒有挖到好水源就整個前功盡棄。蘇水龍回想是大約在七、八歲時看到的,到十歲左右灣裡有自來水後就沒再看過人力鑿井了。

 


  2018年筆者應安平文朱社區總幹事陳義添的邀請,為社區做特殊職人的訪談紀錄,在參觀曼陀林工藝匠師許益彬老師(圖11)的父親過去所經營的舊式鐵工廠(圖12)中,許老師在解說過去鐵工廠的運作,碰巧指出過去人力鑿井用的鑽頭(圖13)是工廠生產的物件之一,筆者得以拍照紀錄下來,也算是一種奇妙的緣份。

 

11、出身於安平的曼陀林匠師許益彬老師,2018/9/11,鄭文德攝。

 

12、許益彬老師的父親過去在安平開了一間鐵工廠,曾經生產腳踏車零件等鐵製品,還看得出早期工廠的機械是使用皮帶傳動在運作,2018/9/11,陳秋伶攝。

 


13、在鐵工廠尚存有一個早期鑿井用的鑽頭,是過去工廠的產品之一,2018/9/11,陳秋伶攝。

 

 ---------------------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臺南水故事10 南區─溪水、水堀、古井到簡易自來水(灣裡)

 (撰文:陳秋伶)

 

  灣裡位於臺南市南區,在臺南與高雄交界的二仁溪出海口北岸。臺南過去有台江內海,沿著海岸線從鹽水溪到二仁溪兩出海口之間有七個「鯤鯓」,自安平開始往南,有「一鯤鯓」、「二鯤鯓」…到灣裡是第六及七鯤鯓。「鯤鯓」是形容如鯨魚背脊的大沙丘,是早期漢人移台先落腳的居住地。對應著大約從四鯤鯓到七鯤鯓的東邊內陸,有著「櫻丘沙丘群」,也是個大沙丘地形,因地處內陸較不受鹽份侵害,且沙丘內含水量較多,是近代喜樹、灣裡發展農業的區域,就近供應府城的蔬菜種植區。日治時期日人在灣裡也曾開闢過鹽田,但規模小且不符經濟效益,在1970年代就停產了。以上描述的地形相關位置請見圖1

 


1、灣裡周邊套圖,底圖為現今Google地圖套疊日治時期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2018). [online]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陳秋伶套繪重製。


 

  19701990年代灣裡曾因廢五金產業創造經濟奇蹟,卻也因製造了嚴重的河川與土地污染而聲名大噪(圖2)。經歷過大起大落的灣裡,現在是個氣氛平靜,又具有歷史文化與美食小吃的社區。目前在地團體─「臺南市灣裡萬年文史推廣學會」,在進行文史資料的收集與發展社區小旅行,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他們的臉書社團。


2、二仁溪下游在1970-1990年代曾經因廢五金產業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影響到居民的健康,經過環保團體、社區、漁民和政府等多方單位的合作,把二仁溪變得不一樣了。陳秋伶繪製。

 


  灣裡有許多故事題材可說,我本身也很喜歡這裡,但在此還是把焦點放在「常民用水」的口述歷史紀錄。這個地區跟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連結到「二仁溪」,紀錄到過去二仁溪中下游(過去稱為「二層行溪」)居民引用溪水的情形。接著分成三篇文章來說明,先從灣裡當地的用水歷史演變開始說起,為我們講述的是茄萣舢筏協會總幹事蘇水龍先生的父親。

 

  蘇萬億(圖3),1925年生,灣裡人。家住灣裡舊聚落(七鯤鯓崙脊)的蘇萬億先生,每天都到臺南機場旁的園仔種菜,他的園仔稱為「陶然園」(圖4)。19歲時還是日治時期,曾到印尼婆羅州當軍伕,去了3年,是自願去工作的,在煉油廠當會計。他說,當時看見婆羅洲的人口很少,人都居住在溪邊,取溪水使用,有水才能生活,才能耕種。

 


3、受訪者蘇萬億先生與他在陶然園附近撿到的大牡蠣殼,說明這一帶過去曾靠海,2015/02/13,陳秋伶攝。

 


4、「陶然園」是蘇萬億先生耕種的園仔,有個可供休息的工寮,照片右邊鏡頭外的區域還有一個水堀仔,2015/2/24,陳秋伶攝。

 


  說到生活用水,灣裡的地下水相較於同為海邊的四草豐富,挖土差不多一丈(約3米)深就有水了,可造井取水,主要是因沙質土會含水。以前臺南市西門路以西都是海,土質是沙,高的地方是沙洲,比較含水,灣裡聚落的表土下面都是沙。在他小時候灣裡有很多井,一個宗族裡面就有很多口井(圖56)。庄裡的井水多少帶有點鹹度,大多作為洗滌用,少食用,但鹹度不重的還是會有人食用,因為吃了都沒事,在沒發現更淡的水源之前不得不食。

 


5、灣裡以前有很多口井,但有自來水後就逐漸消失,這口是社區營造綠美化再造的意象,但只有外觀,並非真的水井,2015/1/25,陳秋伶攝。

 

 

6、就目前所知,灣裡舊聚落尚存兩口古井,隱身在小巷弄內,是由台南社區大學蘇明志老師帶路找到,2016/11/03,陳秋伶攝。

 


  後來有人在「廟前田仔」(現在的舉喜段重劃區,以前灣裡鹽田的東邊)那邊挖一個堀仔要灌溉用,結果發現水質比較淡,就拿來當食用水。後來要吃的水大家就到「廟前田仔」的水堀擔回來使用,越往東邊(離海越遠)取的水才是沒有鹹度的淡水。擔水不容易,要走過鹽田的堤岸,窄窄小小的,所以小孩子沒辦法擔,都大人去擔。那口水堀仔應該是私人的,是誰的就不知道了。這種可食用的水一般都會讓人免費取用,不會計較那麼多。但仍有些人還是吃庄裡的井水,雖然有點鹹澀,但吃習慣了,也不用去那麼遠的地方擔水。就他所知,以前安南區、安平一帶也都是這樣,吃的是井水。一個宗族要決定起厝的位置時,首先要找到有淡水、可以鑿井(囊井long-tsénn)的地方才能居住,才能代代相傳、安居樂業。他小時候舊臺南市的人口才6萬,現在近80萬,差了十幾倍!

 

  以前園仔附近(櫻丘沙丘群)可挖到貝殼,還曾挖過帆船的船肚板,證明以前是台江內海,推測170~180年前(蘇老先生以他的歲數往上數三代)園仔還算在內海裡面。灣裡雖然臨海,後來台江內海逐漸淤積陸化後,人口得以往東發展,東邊有開闊的平地,可以農作(圖7),於是灣裡人是「半山海」,很早期就有居民轉型農作,反而從事漁業的人較少。主要從事漁業的是在(二仁溪)對岸的茄萣白砂崙,因為早期茄萣還是內海仔,沒有農地,所以居民多討海為生。

 


7、參考圖1的相對位置,位於喜樹、灣裡東邊的櫻丘沙丘群是這一帶重要的農耕區,是舊臺南市區的蔬菜供應區,陳秋伶攝。

 


  在嘉南大圳建好以前,嘉南平原的農產並不發達,主要靠高雄、屏東一帶的農產,因為高雄屏東一帶比較有溪流可以引水灌溉。例如湖內,二層行溪以東,雨季結束後就會把溪水引進村莊去蓄水。在動力鑿井之前,灌溉水源除了挖水堀仔儲水外,就是引二層行溪的水來用。但二層行溪會感潮,海水會進來,必須引上游下來的淡水,阻隔下游上來的鹹水,於是人們就做「土岸」(攔河堰),將溪水攔截下來,然後挖圳溝將水引到園仔使用。(關於引二層行溪水的部份,留待下下篇文章說明)

 

  至於園仔(陶然園)的灌溉,以前是用水堀蓄水,挖水堀要找面積大且有出泉的地方。要如何判斷土地會出泉,就是找「有濕氣、地勢低、有積水」的地方,然後試挖看看,有出泉,就可挖成水堀仔。陶然園附近以前有個「土角堀」(圖8),大約有六分地,週遭的園仔都是靠土角堀在灌溉。南部冬天是枯水期,都要靠水堀仔蓄水,否則無法耕作。

 


8、土角堀舊址與陶然園的相對位置,205/2/24,陳秋伶攝。

 


  現在陶然園用的水堀仔(圖9)是大約30年前挖的,因為當時土角堀的土地要賣掉,聽說會被填平,所以蘇老先生趕快在自己的園仔另挖一堀。主要的考量除了灌溉,還有做有機耕作的試驗。蘇老先生從年輕時種蔬菜就是採無農藥種植,為了吃的人與種的人之健康,也為了保有好的地下水,不要受到化學農藥的污染(圖10)。他嚐試把絲瓜棚蓋在水堀仔上以避免蟲害,試驗結果成功。靠著許多試驗成功,農作物的產量不錯,他竟可以在不使用農藥的情形下,一輩子務農養活一大家子。


  此外,蘇老先生也在水堀仔養魚測水質,並提供週遭其它生物的飲用水。他早上都會在水堀仔看到有暗光鳥、白翎鷥、紅冠水雞等生物來飲水,想到如果土角堀被填平,其它水堀也逐漸消失了,這些生物就沒地方喝水,很可憐,於是決定在自己的地挖水堀仔,讓這些生物也能來飲水,後來他也養鵝和鴨。土角堀賣出後雖然被填平了,但過去會流到土角堀的水,之後就改流入鄰近的陶然園堀仔內。

 


9、蘇萬億先生趕於土角堀消失前,在自己的園仔中另掘一口水堀,承接原本流入土角堀的水,205/2/24,陳秋伶攝。

 


10、蘇萬億先生出生於日治時期,受的是日文教育,從軍回來故鄉灣裡就開始務農,自讀自學日文書的農業知識,這本書上寫出農藥對孕婦等的身體傷害,因此他從不用農藥耕種作物,205/2/13,陳秋伶攝。

 


11、這幾年常常去陶然園找蘇水龍大哥聊天,蘇萬億老先生已經接近百歲了,還在種菜,總是拿他無毒耕種的蔬菜送給我,像不像一朵花?2023/3/4,陳秋伶攝。


 

  帶我來找蘇萬億老先生訪談的是他的兒子,蘇水龍(圖12),1951年生,灣裡人。他補充說明,「土角堀」的形成是因為以前這附近有磚仔窯,挖土角堀的土去燒磚或做土角厝,遺留下來一個低窪地,下雨過後就成了個大水池,大約30年前填平,現在變成資源回收場(圖13)。

 


12、蘇水龍(右)是蘇萬億先生的兒子,帶著我到陶然園附近尋找另一口已消失的「蕹菜堀」,但已成荒地,2015/2/24,陳秋伶攝。

 


13、土角堀已經消失,現為資源回收場,2015/2/24,陳秋伶攝。

 


  以前水堀仔也是會淹死人,一年都有幾個小孩白目跑去水堀仔玩耍而淹死。如果是井的話,水位比較高時,被發現還比較好救,如果水位很低,掉下去也不好救。所以蘇水龍的阿公在去世前一直叮嚀他們:要『教子水裡游,不通教子爬上樹』。「水裡游」意謂著要學得求生的技巧,不會淹死;「爬上樹」意謂著做危險的事,爬高容易摔死。也可延伸解釋為「要教子有一技之長,不要把孩子捧得高高的(不要寵子)」。

 

  以前水資源很珍貴,所以很少洗澡,村莊裡有一個人,只小他父親一、兩歲,都不曾洗過澡,那時還是日本時代,學校的校長一直叫他要洗澡,結果還是不洗,最後校長受不了,就把他拖到海邊,用沙子幫他搓掉身上的垢,搓到流血,哀爸叫母!那時如果能跳進去水堀仔洗身體是最能洗乾淨的,否則一般都是用一個面盆的水,用毛巾擦洗全身,有時一面盆的水洗兩、三個小孩子。以前蘇水龍從學校放學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擔水,把家裡的水缸或水池補滿。家裡吃的水是去擔回來的,會放在水缸,另外還會有一個收集存放雨水比較大的水池,如果水缸放不下就改放到水池裡。水池裡的水是日常用水(非食用),有時會在裡面偷養魚(水缸與儲水池在四草篇有介紹)。

 

  灣裡社區差不多在蘇水龍國小三年級的時候(約民國4950年)就有自來水了,但水源不是從水庫來的,而是直接在大沙崙上設一個抽水站,抽地下水起來,經過過濾等簡單的淨化程序,抽到大水塔再接管送到村莊住家,那時自來水公司有設一個水廠在那。因為那個大沙崙(舉喜重劃區萬年五街附近,圖14)是附近地勢最高的地方,從水塔可由高往低將水送至住家,但水塔及簡易淨水廠等設施已在幾年前拆掉了,在現場看不出任何痕跡(圖15)。隔壁的大甲社區到了民國57年才有自來水,因為灣裡的自來水是直接抽取現地的地下水使用,大甲社區則是自來水廠透過管線從別地將水輸送過來,所以比較晚。

 


14、大沙崙位置就在舉喜重劃區新建的公園一帶,但已看不出沙崙地形,陳秋伶攝。

 


15、灣裡曾有過簡易自來水廠,就在大沙崙附近,也已消失,陳秋伶攝。

  


  下一篇文章仍由蘇水龍先生繼續為我們講述,記憶中他小時候所看過開鑿古井的兩種方式。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臺南水故事9 西港區─永樂水塔保存過去公共用水的變遷軌跡(大塭寮)

 (撰文:陳秋伶)

 

   沿著曾文溪北岸堤邊道路往西,見到路邊矗立著一座水泥製的水塔,寫著「永樂水塔」(圖1),就到達永樂里了。這座水塔有著社區居民共同的用水記憶,被保留下來作為紀念,明顯的地標成了社區的入口意象。

  

1、許多人沿著曾文溪北岸堤邊道路經西港大橋往西時,都會看見這座「永樂水塔」,2019/10/15,陳秋伶攝。

 

 

  過去西港曾是台江內海的港口之一,20世紀前歷經曾文溪數次改道,港口淤積,台江內海形成許多浮覆地,滄海變桑田,西港逐漸成為內陸。永樂社區緊鄰曾文溪畔,過去稱為「大塭寮」,村民曾長期遭受水患之苦。舊大塭寮在明治44年(1911)因曾文溪氾濫而廢庄,村民多遷至現在的永樂社區,舊大塭寮經挖掘研究現址在今日的曾文溪行水區內。日本政府對於曾文溪氾濫深感困擾,於昭和6年(1931)進行曾文溪治水工事,直到昭和13年(1938)才竣工。日人為紀念此為期七、八年之久的治水工事,特別設置「曾文溪治水工程紀念碑」供後人憑弔,位於目前西港大橋西北側的堤岸上(圖2)。

 

  

2、位於目前西港大橋西北側堤岸上的「曾文溪治水工程紀念碑」,2018/2/26,陳秋伶攝。

 

 

  「永樂水塔」及保安宮後方的「月見池」,紀錄著近海聚落過去的用水歷史。在自來水系統還未普遍建制的年代,近海聚落因土地鹽份重,挖深取地下水多帶有鹽份,因此無法飲用,僅能靠在地面上挖掘水池儲存雨水供村民擔水回家食用,稱為「食水堀」,村民習稱「大堀」的月見池(圖3)即是當時村內儲存飲用水的食水堀之一。

  

3、村民習稱「大堀」的月見池,是過去永樂里的「食水堀」,2019/10/15,陳秋伶攝。

 


   2019年到訪時,社區中有許多耆老,有著不同的人生故事,各行各業,生活百態。其中一位是西港區數位百歲人瑞之一的「黃烟」女士(圖4),當時已107歲(1913生),走過一整個世紀,曾任西港鄉民代表,是當時西港區有史以來第一位擔任鄉代表的女姓。她的人生有說不完的故事,儼然是永樂社區的一部活歷史。

  

4、在地方上有好人緣,人人尊稱「也好姑婆」的「黃烟」女士,2019/10/15,陳秋伶攝。

 

   作為現今社區入口意象的「永樂水塔」(圖5),是在1963年黃烟擔任鄉代表時所募資興建完成,在當時是農村中少數很早就建制成功的小區域簡易式自來水系統,後來鄰近村莊紛紛跟進仿傚。當時運作方式,先鑽深抽取地下水至地面上的水池儲放,再用電動馬達將水抽高至水塔內過濾,並於地下埋設塑膠管接至水塔,由高往低將水輸送至聚落內各家戶,解決了村民每日要到古井排隊汲水與擔水回家之苦。這個簡易系統使用到1973年曾文水庫完成,現代化的自來水系統建制後才停用。當時自來水公司將大水管取代水塔,直接接合村莊已存在的小區域管線系統,很快就完成了。

  

5、永樂水塔老照片,永樂社區提供。

 

 

  黃烟回憶起過去還沒有自來水以前,村民都是到廟後的大堀(即今「月見池」)擔水回家使用,因近海土地鹽份高,挖深出來的地下水通常帶有鹽份,淡水井非常少,因此以堀仔蓄水為主。但因戰後土地重劃,含有清潔劑等化學物質隨著家庭廢水進入溝渠,再排入大堀,污染了水質,因此村民不敢再取用大堀的水回家食用,只能改至村內一、兩口私人古井汲水。黃烟自己也得去古井擔水,路途遙遠且出水慢,多人排隊,連半夜都有人在排。汲水與擔水的工作通常由家戶中的婦女或小孩負責,等出水耗時且水量很少,取回的水混濁含有沙土,還得等沉澱過濾後才能食用,相當辛苦。

 

   因此在1960年代,當政府發公文通知鄉公所可申請經費補助,在村莊建造地下水抽水設施時,大家很期待,卻因地方勢力意見不合,難以實現。最後由地方尊稱「也好姑婆」的黃烟出任鄉代表時,才獲得各方認同與支持,順利募得足夠資金並建造水塔等設施,完成後解決飲用水來源的問題,讓村民尤其婦女同胞們深切感謝她。

 

   在現代的自來水系統建制完成後,舊有的供水設施,如古井、食水堀或水塔通常會被毀掉,但永樂社區居民認為這段用水歷史很值得紀念,將水塔與食水堀都保留了下來,成了社區的特色景點,除了紀念這段歷史,也希望後代子孫能飲水思源,勿忘過去。

  

  西港區很多社區都很有自己的特色,永樂社區以曾經興盛過的手工貴黍掃把製作聞名,也以此作為社區文創產業的主題(圖6)。相關內容請見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資料庫https://memory.culture.tw/ 」以關鍵字搜尋「永樂社區」,有四篇文章,點入各篇文章後只顯示摘要,可「下載完整檔案」閱讀全文。

 

  

6、手工製的貴黍掃把是永樂社區的傳統產業,轉型成為文創產業,2019/10/26,陳秋伶攝。

 

 

--------------------------------------------------------------------------------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臺南水故事8 七股區:臺糖甘蔗田中的鹹水井?(三股)

 (撰文:陳秋伶)


  紀錄完鯉魚堀後,接著到三股的甘蔗田尋找黃大哥說的「鹹水井」。進去田裡看,果真看到圓形像「井」的東西(圖13),有些有蓋子,但裡面卻沒有水,也沒有洞……看不出個所以然!請教一下附近正在收成紅蔥頭的農民,他們說,現在耕作灌溉的水,如果沒有嘉南大圳的水,就用馬達抽地下水起來使用。臺糖甘蔗田裡的井不是在蓄淡水的,而是用來「抽鹹水起來丟掉」的。因為這裡靠海邊,土裡的水是「上淡下鹹」,下面有鹽份,得把下面的鹹水抽掉,讓上面的淡水可以較為往下延伸,將鹹水層往下壓,甘蔗才能生長。呃……聽得「似懂非懂」,在現場也找不到更進一步的線索,只能先拍照紀錄,留待以後有緣再解答了。

 

1、在三股的甘蔗田中可見好幾個圓形水泥像井的設施物,2015/2/11,陳秋伶攝。

 


2、有些看起來廢棄沒用了,有些還很完整,2015/2/11,陳秋伶攝。

 


3、往裡面看,沒有水也沒有任何孔洞,只有土,2015/2/11,陳秋伶攝。


 

  三股的田野調查是在2015212日,「甘蔗田中的鹹水井」這疑問就一直放著,沒想到在2018年進行嘉南大圳的水圳記憶調查,到學甲訪談嘉南農田水利會(現為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灌溉技術推廣中心陳志雄股長,欲瞭解臺糖公司與水利會之間的灌溉用水配合方式時,無意中從股長提供的簡報資料中得到了解答。

 

  日治時期,日本的製糖株式會社也是嘉南大圳啟建的出資單位之一,且佔重要地位,主要是因糖和稻米都是當時日本人在臺發展的重點農產品,前者是經濟作物,後者是糧食作物。臨海平原土壤容易鹽化,不利農作物生長,興建嘉南大圳能帶來穩定的淡水水源,對於農作物灌溉及土壤改良幫忙很大,因此製糖株式會社支持大圳的興建,並有實質資金的投入。時經近百年,從製糖會社到臺糖,跟嘉南農田水利會之間的灌溉用水是如何配合的,是我們想跟陳股長請教的問題。

 

  陳志雄股長之前擔任過塭內工作站的站長,轄區內有臺糖的三股農場,因此跟臺糖之間有過灌溉相關業務的配合。就現代水利會工作人員的瞭解,臺糖從日治時期就是水利會的會員,當然享有使用圳水灌溉的權益。但臺糖的農場面積廣大,需水總量較個別的農戶大許多,且輸送距離遠,水量須集中送出較能達成遠處的灌溉,因此水利會通常會跟臺糖就灌排業務另外配合,有別於一般的農民會員,若水情嚴峻時,也會跟臺糖這個用水大戶協調水量與時程的調整。

 

  就陳股長所知,臺糖用水除了灌溉,也為了「洗鹽」,就是利用大圳送來的淡水將農場土壤的鹽份沖洗,再利用排水系統排出。臺糖採取的排水方式有兩種:「地面排水」系統與「地下排水」系統。「地面排水」比較容易理解,「地下排水」…是什麼?

 

  「地下排水」系統又分兩種:「明渠排鹽」與「暗管排鹽」。前者是一般易見的溝渠排水,後者又是什麼?就陳股長提供的資料說明:「『暗管排鹽系統』是臺糖於民國6068年採用荷蘭水利專家藍卜列支的建議,分期實施小口徑暗管排水洗鹽改良工程。由於該改良工程有效降低地下水位、阻斷鹽份來源、改良土壤剖面透水性,實施後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由77公噸提高到96公噸,成效婓然。」

 

  特別打了那麼多字寫到這裡,是為了什麼?因為黃大哥所提到的「鹹水井」,其實就是臺糖暗管排鹽系統的一個部份。暗管排鹽系統的簡易說明圖如下(圖4),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圳水或雨水淋洗土壤,在土壤下埋管承接淋洗後帶有鹽份的水,接管集中到集水池,再利用抽水機抽至排水溝渠排除(圖5上),而地下埋管線也有阻隔作用,可抑制鹽份的上升。由於管線內容易有沙土淤積,所以設置「人孔」(圖5下),讓人可以下去清洗管線的淤泥,以維護系統的正常運作。人孔通常採用直徑0.8~1.0m的圓形水泥管,上覆水泥蓋防止泥土掉入,水泥管露出地面至少30cm

 

4、臺糖使用的暗管排鹽系統,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陳志雄股長提供。

 



5、排鹽系統的抽水站、抽水機及人孔的實物照片,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陳志雄股長提供。

 

  圖5下方的圓形水泥管,不就是2015年在三股的甘蔗田所紀錄到的「鹹水井」嗎?這個問題在三年後真相大白!原來「鹹水井」並非真的「井」,而是臺糖地下暗管排鹽系統用來清理淤泥的「人孔」!當時蔥農所說的意思是對的,但從其描述無法想像洗鹽是怎麼個洗法。結果這個長得像井卻非蓄水用的「人孔」,跟常民的生活用水並沒有關係,而是跟灌溉用水有關係,成了田野調查中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