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秋伶)
圖1、許多人沿著曾文溪北岸堤邊道路經西港大橋往西時,都會看見這座「永樂水塔」,2019/10/15,陳秋伶攝。
過去西港曾是台江內海的港口之一,20世紀前歷經曾文溪數次改道,港口淤積,台江內海形成許多浮覆地,滄海變桑田,西港逐漸成為內陸。永樂社區緊鄰曾文溪畔,過去稱為「大塭寮」,村民曾長期遭受水患之苦。舊大塭寮在明治44年(1911)因曾文溪氾濫而廢庄,村民多遷至現在的永樂社區,舊大塭寮經挖掘研究現址在今日的曾文溪行水區內。日本政府對於曾文溪氾濫深感困擾,於昭和6年(1931)進行曾文溪治水工事,直到昭和13年(1938)才竣工。日人為紀念此為期七、八年之久的治水工事,特別設置「曾文溪治水工程紀念碑」供後人憑弔,位於目前西港大橋西北側的堤岸上(圖2)。
圖2、位於目前西港大橋西北側堤岸上的「曾文溪治水工程紀念碑」,2018/2/26,陳秋伶攝。
「永樂水塔」及保安宮後方的「月見池」,紀錄著近海聚落過去的用水歷史。在自來水系統還未普遍建制的年代,近海聚落因土地鹽份重,挖深取地下水多帶有鹽份,因此無法飲用,僅能靠在地面上挖掘水池儲存雨水供村民擔水回家食用,稱為「食水堀」,村民習稱「大堀」的月見池(圖3)即是當時村內儲存飲用水的食水堀之一。
圖3、村民習稱「大堀」的月見池,是過去永樂里的「食水堀」,2019/10/15,陳秋伶攝。
圖4、在地方上有好人緣,人人尊稱「也好姑婆」的「黃烟」女士,2019/10/15,陳秋伶攝。
圖5、永樂水塔老照片,永樂社區提供。
黃烟回憶起過去還沒有自來水以前,村民都是到廟後的大堀(即今「月見池」)擔水回家使用,因近海土地鹽份高,挖深出來的地下水通常帶有鹽份,淡水井非常少,因此以堀仔蓄水為主。但因戰後土地重劃,含有清潔劑等化學物質隨著家庭廢水進入溝渠,再排入大堀,污染了水質,因此村民不敢再取用大堀的水回家食用,只能改至村內一、兩口私人古井汲水。黃烟自己也得去古井擔水,路途遙遠且出水慢,多人排隊,連半夜都有人在排。汲水與擔水的工作通常由家戶中的婦女或小孩負責,等出水耗時且水量很少,取回的水混濁含有沙土,還得等沉澱過濾後才能食用,相當辛苦。
西港區很多社區都很有自己的特色,永樂社區以曾經興盛過的手工貴黍掃把製作聞名,也以此作為社區文創產業的主題(圖6)。相關內容請見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資料庫https://memory.culture.tw/ 」以關鍵字搜尋「永樂社區」,有四篇文章,點入各篇文章後只顯示摘要,可「下載完整檔案」閱讀全文。
圖6、手工製的貴黍掃把是永樂社區的傳統產業,轉型成為文創產業,2019/10/26,陳秋伶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