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臺南水故事5 安南區─食水堀、臺鹼安順廠與嘉南大圳(鹿耳門)

 (撰文:陳秋伶)


  訪問完四草的用水歷史後,循著線索,來到鹿耳門詢問並找尋臺鹼安順廠的淡水池,先是隨機在天后宮廟前遇到一位老人家簡單詢問後,發現這裡的用水歷史跟四草不太一樣,於是再透過朋友引介當地人林文材先生,在他的熱心協助下,找到林雙龍先生接受我的訪談。

 

       林雙龍,1933年生,在鹿耳門土生土長。167歲就進臺鹼工作,待了25年後被資遣,之後到高雄從事重機械的工作。出外做了幾種工作後,1991年由廟的委員請回來在媽祖宮(鹿耳門天后宮,圖1)擔任公關的工作,做了20年,於2011年退休。此訪談地點於鹿耳門天后宮,時間是2015214日。(很遺憾當時忘了幫雙龍伯拍照留影,隔陣子再去廟找他,並未見到面。)

 


1、昔稱「媽祖宮」的鹿耳門天后宮,20118月,陳秋伶攝

 

   他說,這裡的聚落叫作「媽祖宮」,他還小的時候「媽祖宮」有100戶左右。早期這裡沒自來水可用時,淡水來源主要是挖水堀仔儲存雨水,那時家家戶戶前後常有挖水堀仔,因為經濟環境不好,所以水堀仔蓄水還兼養魚,一口水堀大約有40~50坪大,下雨時收集雨水,水是淡的;雨季過後水會慢慢變鹹,就放魚進去養。洗澡是利用有收集雨水的時候,以前一個禮拜洗不到一次的澡,連腳都沒在洗,髒了就用刀子把土刮掉。這是指一般生活用水的水堀仔,裝食用水的水堀是另外獨立的。

 

  當時有兩個民間的深水堀,叫作「公堀」(大家都可以來取水)。不論是引嘉南大圳(註1簡介)的水,或是跟臺鹼安順廠(註2簡介)要來的水,都儲存在公堀裡,讓庄裡的人使用,那時也叫「食水堀」(圖2),歐巴桑、小姐們去食水堀擔水回家放在家裡的水缸,食用及洗滌。庄裡會先用食水堀的水,用完才去用臺鹼淡水池的水。兩個食水堀,一個在庄前,是林文材的阿公林天宋的(曾任媽祖宮的委員,也是最早的里長),他免費提供給庄裡的人使用;另一個在庄後,所有權人是誰已不記得了(圖34)。

 


2、食水堀擔水示意圖,拍攝地點年代不明,引自〈被遺忘的「食水堀」〉,《我愛安南區─臺南市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2000年。頁不詳。

 


3、顯宮國小對面的停車場,是以前聚落兩個食水堀的其一遺址,陳秋伶攝。

 


4、另一個食水堀也被填平,右邊是以前的防空洞,陳秋伶攝。

 


   雙龍伯繼續說,以前小時候比較沒在讀書,因為要走去本淵寮讀,路途遙遠,當時石頭路不好走,家裡經濟不好,也沒鞋可穿,早上6點就要起床然後步行到學校,常常到校時已經過了朝會時間,就會被老師處罰挨打,所以只讀兩、三年就不去唸了。所以雙龍伯沒讀什麼書,識字是在長大後還有當兵時再慢慢學的。當時小孩子不唸書就去放牛,閒閒沒事就跳下水堀仔游泳、玩耍、抓魚,不過不是每個堀仔都可以下去,食水堀就不讓人下去游泳。這裡是鹹地(鹽份高的土地),沒有深水井,如果沒有淡水可用,就要到更遠的地方(別地的水堀仔)擔水回來用,即使是臺鹼,沒有淡水可用時也是請工人到遠的地方「擔水」回來,因為工廠製程有需要,這裡的村民都會去擔過。

 

  有嘉南大圳後(嘉南大圳於1930年完工通水),每年會放兩季的灌溉水,稱為「甘蔗水」和「稻仔水」。安南區是鹽份地帶,也有在種稻,通常8月種稻10月收成,這段期間嘉南大圳有放「稻仔水」來灌溉,農田有圳仔水可以使用。臺鹼安順廠每年有付租金給水利會,可從嘉南大圳接淡水來用,存放在廠裡的水池中。

 

  安順廠在海寮(西港橋頭)有設一個抽水站,「非大圳放水期」則用幫浦抽曾文溪底的水。溪表水因感潮仍有鹹度,所以要抽溪底的水才是淡水。臺鹼在溪邊挖一個堀仔岸(圍堤),雙邊做一條圳溝將水抽到抽水站,抽水站中有一個大池子蓄存這些抽起來的水,一週抽一次,然後再接嘉南大圳的圳路送到臺鹼。因為工廠的製程需要用水,且用水量大,所以臺鹼就在廠內建造了一個大池子來儲存來自嘉南大圳送來或是從曾文溪抽起來的淡水。

 

  嘉南大圳有供水期的限制,非供水期時村莊的食水堀會有缺水的問題,於是媽祖宮的里長就去跟臺鹼商量,供應村民生活用水,在「中路」(派出所到鹿耳門天后宮之間的路,是村莊的主要道路,當地人稱作「中路」,圖5)旁邊埋入涵管(âm-khang),涵管是水泥做的,從臺鹼的淡水池將水引入涵管再輸送到庄裡。涵管每隔150公尺左右(差不多三根電線桿)的距離做一個四方形向上開口的「水孔」,整條中路總共有89個水孔,可讓村民就近舀水擔回家使用,節省遠距離擔水的辛苦,這是在嘉南大圳沒有供水的時候才有的,也是鹿耳門聚落特有的供水方式,可惜目前還沒找到照片可參考。

 


5、鹿耳門聚落位置圖,紅線為「中路」,紅框為臺鹼安順廠的淡水池,黃圈為食水堀遺址,底圖Google地圖,陳秋伶重製。

 

  這條管線及水孔自從有自來水以後就拆掉了,水堀仔也填掉了,已經看不到了。民國58年颱風作鹹水水災(上一篇提到的衛歐拉颱風),海水倒灌,附近所有的土井及水堀都不能用了,民生用水必須要靠臺鹼安順廠所引來的淡水,連四草、鹽田的人也來這裡取水,就這部份要感謝臺鹼對地方供水的貢獻。水都是免費讓人取用,算回饋地方,不用錢。有自來水後臺鹼也不用再自行從曾文溪抽水了。

 

  至於臺鹼安順廠為何得用淡水?就雙龍伯所知,水銀的電解,鹽酸、氯氣、漂粉等的製造都要用到淡水,至於怎麼使用,技術性的部份他就不清楚了。當地人認為臺鹼對地方是有貢獻的,最興盛時期曾僱用約500個人,到要關廠時剩300多人,大多是安南區的人。有臺鹼設在這,年輕人可就近工作,工作穩定,不用離鄉背井,經濟生活比較好,當時鹿耳門的生活水平起鄰近的村莊有「比較好」。不過以前都不知道臺鹼生產的東西,像五氯酚這種東西很毒,政府與廠方都知道,污染很嚴重,所以才把工廠關掉,之前這裡居民及員工都不知道,是近幾年才知道(註3臺鹼安順場污染的問題)。

 

  旁邊另有一位林旺常務委員補充說明:臺鹼的蓄水池有兩種,一種是海水池,一種是淡水池。海水池是用來引水曬鹽的,過去科工區整個都是鹽田,因為以前臺鹼有在生產鹽酸。這裡的村民以前不知道臺鹼生產的東西這麼毒,曾去臺鹼五氯酚工廠工作的人都已經過世了。污染物遇雨水就流到海水池,海水池除了曬鹽用,引海水進來時也會有魚進來,附近居民都會去海水池抓魚來吃,吃下了不少戴奧辛,現在已經禁止去那裡抓魚了。不過主要是有去抓魚吃的才有受到嚴重的健康影響,受影響的也多已是老年人,嚴重的也都走得差不多了。還好淡水池沒有受到污染,因為淡水池的水也有用在食用上,所以有特別以水泥磚塊打底,沒與土壤相通,才沒遭到污染(位置在圖5中的紅色方框,圖6現場照片)。

 


6、臺鹼安順廠淡水池,20152月,陳秋伶攝。

 

  從鹿耳門聚落近百年的用水歷史,我們開始看到嘉南大圳所扮演的角色,除了如當初八田與一技師所設計,在農田灌溉、海邊土壤改良(洗淡土壤鹽份)及水力發電等用途上發揮效益,於實際通水後,也為極度缺乏淡水的臨海地區,補充食水堀的淡水,尤其在民國58年衛歐拉颱風引發的嚴重海水倒灌後,嘉南大圳輸送到臺鹼安順廠淡水池的水,為住在海邊的居民提供了生存所必須的救命水,是意外產生的額外效益。

  

備註:

1. 嘉南大圳簡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8%89%E5%8D%97%E5%A4%A7%E5%9C%B3

2. 臺鹼安順廠簡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9%B9%BC%E5%85%AC%E5%8F%B8%E5%AE%89%E9%A0%86%E5%BB%A0

3. 臺鹼安順廠污染事件: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7%9F%B3%E5%8C%96%E5%AE%89%E9%A0%86%E5%BB%A0%E6%B1%A1%E6%9F%93%E6%A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