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秋伶)
土城位於臺南市安南區,在鹿耳門溪出海口北岸與曾文溪出海口南岸之間,是臺江內海的浮覆地。臨海岸的居民取淡水方式跟四草一樣,也是挖土井與儲存雨水,但土城土地較大,離海岸稍遠一點的村莊就有較豐富且持久使用的地下水,可挖古井(深水井)。目前土城東邊的中洲角還保留一口「荷蘭井」(或稱「紅毛井」,圖1、2),傳說是荷蘭人所留,四季不竭,井水可口甘甜,即使發生久旱,仍取之不盡,後來挖成「食水堀」,有了自來水系統之後便改成了景觀蓮花池。關於荷蘭井是否真為四百年前荷蘭人所留下,至今為地方「傳說」,尚缺乏考據及文獻資料,無法證實。
2015年2月26日,在當時擔任城南社區規劃師的黃淑容小姐引介下,與社區總幹事一同走訪傳說中的「荷蘭井」,在現場訪談當地人郭雄周先生(圖3)。
郭雄周,1941年生,土城(土城角)人,職業是農民。他說,有土城這個村莊就有這口「大井」了,聽說大井在康熙四十年(西元1707)前就有了(待查證),一直是這個村莊(中洲角)的食水堀。
以前百姓都食水堀和井仔的水,大家擔水回去放在水缸,等水靜置變清澈後再使用,都是用人力擔,還得排隊。村莊內各角頭也都有堀仔在蓄水,差不多30戶就集力挖一個公用的堀仔,在裡面養魚兼洗澡及洗衣,是淡水、雨水。吃的水堀仔跟這種用的是分開的,兩種堀仔各角頭都有。
土城有7個里11個角頭:中洲角、土城角、郭吟寮、蚵仔寮、虎尾寮、鄭仔寮、港仔西、青草崙(西北寮)、沙崙腳、溪埔仔、下十份塭,各角頭都有自己的水堀仔,有些村莊不只兩口,而是有很多口。吃的水堀大家都可以用,不分角頭都可以到其它的角頭的食水堀擔水用。
各個角頭雖然都有水堀仔,但出水量都不如中洲角的這口大井,尤其大乾旱時,只有這個井仍會出泉。耕作的水則是用嘉南大圳的水,但食水堀的水不夠時,也會利用嘉南大圳放水時,引進圳仔水存放供村民食用,如果嘉南大圳沒放水,這個「大井」再往下挖仍會出泉。以前大井周邊都長著林投、竹叢(竹模仔tik-bôo-a),旁邊有一條排水溝,下大雨水溢出可排出。
土城差不多在民國55~56年(1966-1967)時才有自來水。以前還沒有自來水廠供水時,土城國小那裡有一個食水堀,是土城角的人在用的。土城角的食水堀是直接挖土而成,外圍會用磚頭疊高做隔離,避免小朋友掉下去。後來土城國小有位工友,也是土城角的人,他用磚頭做一個高水塔,牽馬達將水堀仔的水抽進水塔內存放,水塔下方再接水管到整個庄頭,分送到各戶,抽水馬達的電費大家再共同分擔。水源是儲存來自嘉南大圳的水,或食水堀本身自己出泉的水,算是在地的簡易自來水。(劉先生的訪談結束)
如劉先生所說的,將水抽取儲放在加高的水塔中,再利用高度將水由上往下輸送、使用,目前仍偶見於偏遠地區(圖4)
2020年7月有某出版社到荷蘭井拍攝照片,發現水堀已經被填平,通知我此事。2021年1月26日再次拜訪「荷蘭井」,食水堀的景象已經改變,原以為這個保存已久的良好水源消失了。詢問到地主,他說荷蘭井原本就是一口井,後來村莊人口增加,需要用水的人變多,於是家中長輩為了大家取水方便,就把井口挖開,變成一個水堀,讓更多人可以同時取水。但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自來水了,水堀已無實質的供水功能,且水堀面積較大,常要擔心是否有人會不小心掉入受傷。為了民眾的安全著想,也想把這塊土地整理成適合休閒的庭園,便把水堀再度填平,保留一個井口,恢復成原來的「荷蘭井」模樣,並加立石碑與解說牌,保留這口井的歷史,也留給子孫一個紀念。
圖5、曾經是村莊食水堀的荷蘭井因不再供應日常供水,地主將水堀填平,保留井口,給後代留下紀念,2021/1/26,陳秋伶攝。
另有傳說土城西北寮的青草崙南端有三座小沙丘,在每一座沙丘下鑿井,取之不盡,村民賴以為生,稱為「三才子井」,但後來因開發僅剩一口被保留下來(註1)。2015年時依當地人口頭報路尋找「三才子井」中僅存的一口,但卻找錯目標,將臨近路邊的一口水井誤認為三才子井,本文原先也以此井為訪談與紀錄之標的(圖7)。2020年1月作者在臉書粉絲頁收到當地熱心文史人士吳瑞昌先生的留言反應,此口井並非真正的「三才子井」,於是跟吳先生約時間過去一探究竟。
2020年1月6日吳瑞昌先生帶我去找到真正僅存下的那口「三才子井」(圖6、7),地點就在誤認的水井附近。吳先生並提供該井所在地主人聯絡方式,於是1月8日約定拜訪地主陳崇祈先生,請教他關於這口井的淵源與故事。
陳崇祈,1947年生,一生在家鄉務農,曾因經濟考量至鐵工廠兼差賺錢養家。他的祖先到此落地生根,圍地開墾,集結成庄,他已是第四代,所發展的村莊為「沙崙腳」,家中土地上的這口古井是當時沙崙腳聚落的「公井」,也就是公用水井,村裡的人都可以來取用。從此推測,這口井年代大約有150~200年之久,現場觀看此井有著很古樸的外觀。
從村莊名可顧名思義,這個地方過去是沙汕地形。陳先生小時候看過古井旁有著一條大沙丘,從現今的青草崙堤岸往東南延伸至竹叢,猶如一條龍般,而竹叢所在地稱為龍尾,村民就在沙丘下聚庄(因此稱為「沙崙腳」,圖10),依沙丘走向,推測是為了避北風所選擇該處。而古井所在位置也在緊鄰著沙丘,也在沙丘下,從現場還有殘存一部份低矮沙丘可觀察,在這樣臨海地區,挖深容易滲出海水,井水應是透過沙丘所收集蓄積的間隙水,匯集到古井處,使得井水豐沛,取之不絕(圖9)。陳先生說沙丘在戰後就逐漸被人挖走填低窪處成農田,因為沙丘上的地不具鹽份,可以耕種,村民有需要就來取土填地。
圖10、沙崙腳三才子井的位置,及陳崇祈先生描述的沙丘走向示意,但大小長度不明。
問起關於這口井的記憶,陳先生說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傳奇故事,也沒有如內陸許多古井有在端午節取午時水的習俗,很單純的就是村民到此擔水回家做日常生活與養牲畜使用。以前陳先生也曾到這口井擔水回家,一天要擔11趟,也就是22桶的水。此井距離村莊蠻遠的,想必一定很辛苦!他則說要用水,遠也要擔!辛苦也沒辦法!這11擔的水,除了家中要吃喝、洗衣、洗澡,還要餵牛。當時他家有養三頭牛,每天得到處割草回去餵牛,下雨天颱風天也得出去想辦法找草給牛吃!後來有「鐵牛」(動力三輪車)出來,他就把真牛全換成鐵牛了,因為養牛真的太麻煩!古井也使用到民國50幾年鋪設自來水系統後就不再使用,但至今井中水質依然豐沛清澈,實在少見!
這口井直徑約5尺(150公分),深度據陳先生說約有一丈(5-6公尺),他年輕時曾下去清井底的淤沙。井底鋪的是「蚵殼」,是為了讓水容易出來,井四周圍才是疊磚。清井底淤沙時將土挖出,挖到蚵殼就停止,水順利出來即可。蚵殼常被踩踏早就已經扎實了,不會隨著挖土被挖出,一旦挖到蚵殼層就會停止繼續往下挖。多久清一次則不一定,只要感覺水出來的速度變慢,就要下去清。再問古井內會不會有其它生物?他說不容易有,因為以前都有人來取水,周邊環境都會除草保持乾淨,蛇等動物不易出現,只有看過青蛙。
陳先生回憶起這口井的水質清澈,口感清涼甘甜,且水量豐沛,取之不竭,在臨海地區實屬難得的好水源。原本鄰近共有三口好井,被當地人合稱為「三才子井」,另兩口已毀掉消失,惟有這口被保留下來,是因為這裡的神明「三王爺」有指示,必須要將此井保留,不可毀掉。因此陳先生承接家訓傳統,將這口井保留下來,也交代後代繼續保留。陳家人此舉不但為地方保留了珍貴的常民用水記憶及文化資產,保留在地良好水資源也可分散風險,萬一發生戰亂,老祖先留下的古井,也許會成為子孫們的救命水,實在值得讚賞與鼓勵(圖12)。
備註:
1. 土城三才子井報導:http://www.luerhmenfisher.com/introitem_detail.php?blockid=760
-------------------------------------------------------